欢迎收听《文明一分钟》。 今天是2023年10月20日星期五。 今天的文明时事: 1)2023年“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聚焦“建设美丽丝路共促繁荣发展”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近日,2023年“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在北京举行。围绕“建设美丽丝路共促繁荣发展”主题,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记者组织负责人、媒体代表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论坛发布了《携手启航新十年——“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联合宣言》,公布了“不屈的人类”抗疫主题短视频征集活动优胜名单,并宣布启动“共建地球家园”图片和短视频征集活动。 2)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组织奖(贵州省)评审会在贵阳召开 近日,根据团中央统一部署,团省委、省志愿者协会有序开展“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组织奖”评选推荐工作。经组织发动、广泛征集、资格筛查、社会申报初评等环节,来自团各市(州)委、省直单位、省属各高校团委,各市(州)志愿服务组织推荐的17名个人和13个组织进入终评,涵盖乡村振兴、应急救援、为老助残、关爱困境青少年、社会治理等领域。 3)“2023年贵阳贵安绿色网络文化工作室”授牌仪式举行 10月17日,“2023年贵阳贵安绿色网络文化工作室”授牌仪式在贵阳举行。据悉,为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切实营造清朗网络空间。2023年7月以来,由贵阳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委网信办、市精神文明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联合命名的“2023年贵阳贵安绿色网络文化工作室”评选工作有序推进,11家单位被命名为“2023年贵阳贵安绿色网络文化工作室”。 文明小故事 侗族大歌亮相中国工艺美术馆 “小小阳雀学做窝,细细娃儿学唱歌,细细阳雀飞过坡,细细知了树上落,我帮爸爸砍柴火,边做农活边学歌,太阳落坡歌也学会一大箩......”10月18日上午,来自贵州从江县高增乡小黄小学少儿歌队的22名少年儿童,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为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嘉宾献唱侗族大歌,展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 从江县高增乡小黄小学少儿歌队的孩子们在中国工艺美术馆内合影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2006年,侗族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从江县文化馆副馆长梁正英介绍,这22名孩子组成的歌唱团名为从江县高增乡小黄小学少儿歌队,此次演唱了三首歌曲,分别为《阳雀歌》《青蛙歌》《侗歌汉语都要学》,均为当地具有代表性、孩子们平日都爱唱的歌曲。 ![]() 孩子们在天安门的合影 正在读三年级的吴韩丽说:“来到北京表演,很好玩、开心,长大我还要来北京上学。” “今天表演结束后,嘉宾们都夸孩子活泼可爱,很满意他们的表演,孩子们受到表扬也很开心。”梁正英说,很荣幸有这样的机会让更多人听到侗族大歌,让大家了解到贵州的文化。 综合自新华社、中国文明网、多彩贵州网、贵州 志愿者、知知贵阳 |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可观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澎湃的消费活力: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详细]
韩美两国防长商定,将共同检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落实情况,以保障美国切实履行对韩协防承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