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雷公山保护区第三次综合科学考察工作启动会在雷山县召开。此次科考将由150余名专家和学者组成团队,对雷公山保护区开展为期一年的综合科学考察。 启动会现场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黔东南中部,地跨雷山、台江、剑河、榕江四县,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现有14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植物16种(动物12种、植物4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植物128种(动物48种、植物80种)。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白颈长尾雉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红腹锦鸡 开展雷公山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旨在摸清保护区本底资源,分析保护区成立以来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森林群落等的变化趋势,评价保护成效。综合科学考察成果可为下一步保护区发展规划提供数据支撑,对筑牢两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雷公山特有种——雷山髭蟾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圆叶天女花 本次科考由省生态学会组织牵头,分为自然环境组、植物组、动物组、社会经济组4个学科组共36个专题,以生物物种及生态系统多样性考察为重点,力争在雷公山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特有物种及生态保护成效上有新突破、新进展,为雷公山保护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可观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澎湃的消费活力: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详细]
韩美两国防长商定,将共同检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落实情况,以保障美国切实履行对韩协防承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