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热点新闻网>。 今天是:
即时
江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 > 内容
遏制重罚滥罚也是保民生
来源: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4-05-07 浏览字号:[ ]

近日,省发展改革委、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公开向社会征集执法不规范、执法方式简单僵化等方面的问题线索,聚焦群众反映的执法领域突出问题,刀刃向内,正风肃纪,进一步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进步,行政执法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不断提升,但近年来,一些地方“逐利”执法、“一刀切”执法、机械执法、小过重罚,以及执法检查“无差别”部署、“大呼隆”推进等执法乱象仍时有发生。例如,某地一农妇卖5斤不合格芹菜被罚6.6万元、某地一大爷销售198.4元不合格生姜获利21.05元被罚11万元,类似“天价罚单”的出现,引起群众的强烈质疑。执法行为有失公正规范,与法、情、理相悖,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

这些小过重罚案例看似于法有据,但与大众的法感和情感严重背离,其背后无疑是僵化执法、滥用裁量权和以罚代管在作怪。诚然,违法行为应受处罚,但解决此类问题时,应从实际出发,从源头抓起,而不是让小过重罚成为压垮小商小贩的最后一根稻草。从这个角度来说,遏制重罚滥罚也是稳就业、保民生。

行政执法工作量大面广,一头连着各级政府,一头连着群众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司法公平正义的信心。2023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针对“运动式”执法、“一刀切”执法等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和监督行动。今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的指导意见》,强调不得随意给予顶格罚款或者高额罚款,不得随意降低对违法行为的认定门槛,不得随意扩大违法行为的范围;必须坚守过罚相当和同案同罚原则;坚持公正文明执法,科学细化《行政处罚法》中的从轻、减轻或不予处罚情形;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充分考虑群众的切身感受,确保罚款决定符合事理和情理;探索构建“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等执法模式。

有温度的执法比简单生硬的执法更容易让人们感受到法治的价值。此次我省多部门公开向社会征集执法不规范,执法方式简单僵化等方面的问题线索,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是相关部门主动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更好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有效举措。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规范执法、宽严相济,法、情、理相融,才能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落到实处,才能树立法治权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更好地维护群众和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曹诚平)

责编:systt
热点新闻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律师团队 地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