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起,我省全面实施《湿地碳汇监测技术规程》。该规程填补了我省湿地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技术上的空白,有助于摸清全省湿地生态系统碳汇潜力,充分发挥湿地固碳作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 湿地是重要的“储碳库”和“吸碳器”,具有巨大的碳储存潜力。准确估算湿地碳汇,揭示其分布格局及动态变化,对于研究气候变化、制定碳减排政策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规程实施之前,我省对湿地碳汇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研究,但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系统、可落地的湿地碳汇监测技术规程。同时,由于大众对湿地碳汇认识的程度不够,湿地碳汇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社会资本参与较弱,湿地碳汇资源还未得到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大多数湿地资源依然“沉睡”。 省林科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规程立足省情,对全省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汇计量、监测和管理提出了详细的操作方法,为湿地碳汇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将促成湿地碳汇价值实现机制尽快形成,并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湿地保护的积极性。(全媒体记者杨碧玉) |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可观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澎湃的消费活力: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详细]
韩美两国防长商定,将共同检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落实情况,以保障美国切实履行对韩协防承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