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2023年贵州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上,省委宣传部版权管理和印刷发行处处长戴戟就贵州省在推进民族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工作情况进行介绍。 新闻发布会现场 戴戟表示,贵州省和毕节市先后荣获国家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省和试点市称号。近年来,贵州立足工作实际,在国家版权局的指导下,从三个方面推进试点建设工作。 夯实基础。建设“民间文艺作品版权资源数据库”,目前已整理、收录我省优质民间文艺作品1.6万余件,涵盖苗绣、蜡染、银饰、漆器等特色优质民族民间文艺作品。 强化服务。连续5年深入到全省9个市(州)的70多个县(市、区)以及部分高校、企业,实地开展民族民间文艺作品版权登记及版权知识宣讲、培训工作,累计登记贵州省特色民族民间文艺作品4万余件,开展版权知识宣讲、登记培训120余场,服务有关企业和个人工作室共计4000余家。2023年开展登记培训30余次,服务企业100余家,完成登记18000余件。目前已累计完成民族民间文化作品版权登记4万余件,其中,水城农民画登记约3000件。 创新驱动。作为省级试点,贵州省探索成立版权服务站、出台版权服务站管理办法,成功创建版权贸易基地、深入基层开展版权社会服务,关于苗绣IP转化的相关工作案例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全球推广。 作为市级试点,毕节市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注重文旅融合与民间文艺版权发展横向联通,以开发利用民间文艺文创产品产业为着力点,积极打造“乌蒙毕节”文创公共品。目前,毕节市已建成投产漆器、蜡染、刺绣、葫芦烙画、剪纸、砂陶、太极古茶等文创企业60余家,开发创作文创作品5000余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和非遗扶贫工坊47个,苗绣企业及家庭手工作坊167家。 |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可观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澎湃的消费活力: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详细]
韩美两国防长商定,将共同检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落实情况,以保障美国切实履行对韩协防承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