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文明一分钟》。 今天是2023年12月25日星期一。 今天的文明时事: 1)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发布 近日,国家文物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从距今约5800年开始,中华大地上各个区域相继出现较为明显的社会分化,进入了文明起源的加速阶段。可将从距今5800年至距今3800年划分为古国时代。 古国时代可进一步细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距今5800—5200年前后。第二阶段为距今5200—4300年前后。第三阶段为距今4300—3800年前后。 2)10家组织机构入选“2023年贵州省绿色网络文化工作室” 12月21日,在“多彩同心圆E起向未来”贵州青年网络人士创见大会上,公布了“2023年贵州省绿色网络文化工作室”,并进行授牌仪式。入选的10家组织机构生产创作的优质网络文化内容,助力贵州的清朗网络空间建设。 3)遵义市湄潭县: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暨“新时代好少年”发布会 12月21日,2023年度湄潭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暨“新时代好少年”发布会召开。会议发布了2023年度湄潭县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最佳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及“新时代好少年”名单;总结和安排部署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会议还为获得2023年度湄潭县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最佳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及“新时代好少年”的代表颁发了奖状和证书。 文明小故事 “毛衣奶奶”,毛衣收到了! 5年织出200多件“爱心毛衣”,一拿起针线就是一天,浙江宁波这位“毛衣奶奶”为何如此执着? “想着织毛衣贡献一份爱心。” 陈蝶飞今年69岁,2018年,她因肺癌住院,进行手术治疗,听病友家属偶然间讲起,贵州山区有些小孩生活条件艰苦,缺衣服穿,陈蝶飞有织毛衣的手艺,这一听便上了心:“等身体好些我就织毛衣寄过去,也算贡献一份爱心。” 陈蝶飞在织毛衣。 术后出院,她便摸出了“压箱底”的毛线开始织,“1年功夫,除去看病治疗的时间,陆续织了54件。”可毛衣织出来,往哪里寄?陈蝶飞又发了愁。经女儿徐婷娜四下打听,终于找到相关公益组织,将毛衣一件不落地寄到了贵州山区。 孩子们收到毛衣。 从那时起,她就想着每年给孩子们织一些寄去,老伴儿徐龙仕担心她身体累,也会帮着捻捻毛线:“她心里有个寄托。”陈蝶飞织毛衣的善举在邻里间传开,有热心人给她送来线料,有些杂糅线团,徐龙仕就帮着一圈圈重新捻好,他还花了几天功夫,动手赶制了两台传统“捻纱车”,老两口你捻我织,再一件件洗晒干净,用干净袋子分装好,女儿则帮忙把织好的衣服送过去。“我们都很支持妈妈,可以说是‘全家总动员’!” 老伴儿徐龙仕帮着捻毛线。 五年时光在指尖一淌而过,迄今为止,陈蝶飞总共织送了201件毛衣、64副手套和132条围巾。 每每被夸赞,陈蝶飞总笑笑说:“我不织给别人,就给山区小孩,我多织一件,就能多暖和一个小孩。”陈蝶飞还说,织毛衣把她的心“填满了”,让她更欣慰的是,原本“打发时间”的事儿,如今已成了全家人一起坚持的事儿。 “我惦记着那群小孩,自己也不再想生病的事,很踏实,很有奔头。”现在就连外孙女也说:“外婆你真棒,我也要学织毛衣!” 网友纷纷留言点赞。 为“毛衣奶奶”点赞! 综合自人民日报、中国文明网、多彩贵州网、湄潭县融媒体中心、湄潭文明网、宁波晚报 |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可观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澎湃的消费活力: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详细]
韩美两国防长商定,将共同检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落实情况,以保障美国切实履行对韩协防承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