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江西省共青城市坚持党建引领,统筹推进党内主题教育与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推动形成“党委领导、共青团主责、各方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持续推动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走心。 青言青语,让党的理论出新出彩 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听讲堂”读书分享会在红林青春谷亮相,志愿者、实习生代表,各领域团员和青年代表20余人参加。通过读书分享、经验交流、有奖竞答等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团员和青年学思践悟新思想,青春建功新时代。这是共青城市团员和青年开展主题教育的一个缩影。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共青城市依托线上平台,发挥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团支部等作用,开展多渠道、多途径的线上线下理论学习,实现全市622个团支部学习全覆盖。 共青城市还依托“红林青春谷”打造了“青听讲堂”实体化学习阵地,定期邀请青年讲师团成员、青年企业家、专家学者开展读书分享会、研讨会,目前已开设3期活动,覆盖各领域团员和青年200余人。并结合“共青精神”,制作精品团课,通过“团课+纪录片”、“团课+红色故事”面向团员和青年宣讲,累计覆盖团员和青年1万余人次。 有声有色,让青春力量充分彰显 “大家好,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富华山,这里面的胡耀邦陵园始建于1990年。1995年,富华山被团中央授予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穿校服、系红领巾、腰上别着扩音器,每到周末,耀邦红军小学五年级7班刘林艳就变身成为一名红领巾讲解员,动作标准、声情并茂地为来到胡耀邦陵园的游客讲述胡耀邦的生平事迹。 在共青城市富华山景区、共青城市博物馆、江西生态文明展示馆等红色景点,活跃着一支“红领巾讲解员”队伍。自2019年以来,由团共青城市委、富华山景区管理处、教体局、少工委以及各学校联合开办的“红领巾”公益培训营,已培训“红领巾讲解员”500余名,累计提供志愿讲解服务1000余场。这是针对团员和青年差异化、个性化学习需求,打造多元化实践平台、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的其中一项。 为充分发挥共青城红色资源、创业资源优势,共青城市打造了胡耀邦陵园、“共青精神”体验园、博物馆系列红色实践教育路线,全国青年创业基地、服装小镇、科教城、新经济产业园系列青年创业实践教育路线,常态化开展红色寻访、科技创新等实践研学活动,引领团员和青年边走边听、边思边悟,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围绕“十个投身”,共青城市还打造了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十批党团队一体化育人示范点,引导团员和青年在实践中锤炼思想、锻炼成长。目前已建成武汉纺织大学共青城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油茶直播基地等示范点55个,常态化开展政务实践、产业发展、乡村调研等实践活动,累计覆盖团员和青年2万余人。 创新创业,让青年品牌在共青城唱响 共青城是青年扬帆逐梦的舞台。11月18日晚,以“畅想青春 逐梦共青”为主题的共青城市首届大学生艺术节在共青城青春不夜城盛大开幕。活力十足、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将开幕式的青春氛围感拉满,全市各大高校的学子,用饱含激情的歌声与情感饱满的舞蹈展现了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青春风采。 为着力构建青年文化活力圈,共青城市聚焦打造青年城市文化名片,推进富华山旅游区改造升级,打造“红林青春谷”“上海记忆1955”风情街等适青空间场景,建成“青春不夜城”、“桃李mall”商业街等青年特色街区,举办了羽绒服装周、大学生艺术节、青年音乐节、烟花秀等紧跟潮流和受青年喜爱的大型活动20余场,参与青年10万余人次,青春气息更加蓬勃、青春氛围更加浓厚。 共青城是青年创新创业的“福地”。依托共青科教城,共青城市制定了《共青城市建设“为党育人示范城”实施方案》,实施为党育人“个、十、百、千、万”建设,(建设一所“青英学院”、打造十批党团队一体化育人示范点、培育百名城市先锋青年、组织千名少先队员传承红色基因、引领万名青年开展实践体验,打造党团队一体化育人链条)努力探索为党育人的共青模式,鼓励青年大学生在共青城创新创业。 为立足深入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共青城市委主要领导带队深入青年群体调研,梳理了“青年人才留共15条”;针对青年居住成本高的问题,建成青网、南湖、红林青春谷人才公寓699套,提供短期免费住宿和长期租金奖返,目前已有287名青年“拎包入住”;针对大学生群体实习岗位不足的问题,推出“共青城市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层”和“百名大学生进机关实习”项目,按照择优录入、专业对口的办法,选拔青年进机关、企业实践锻炼,招募志愿者156人、实习生300余人。(王一婷) |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可观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澎湃的消费活力: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详细]
韩美两国防长商定,将共同检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落实情况,以保障美国切实履行对韩协防承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