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热点新闻网>。 今天是:
即时
贵州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 > 内容
贵州今年上半年119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98.3%
来源:多彩贵州网 发布时间:2023-07-28 浏览字号:[ ]

7月28日,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119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8.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3个百分点,主要河流23个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黔东南州以第11名的名次、黔西南州以第25名的名次、铜仁市以第30名的名次,进入全国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前30位城市。

贵州是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长期以来,我省坚持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三水”统筹,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推进“三磷”污染治理。重点督导磷化集团建设瓮福发财洞含磷废水治理提质扩能工程、福泉市双龙片区历史遗留磷污染治理项目,完成烂木桥污水处理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对“三磷”企业开展全面排查,已形成问题清单。

推进白酒行业污染治理。强力推进赤水河流域白酒企业实施“三个一批”和“四改两建设”。

推进煤矿污染治理。印发《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加快推进煤矿行业企业“三水一渣”污染治理的通知》,推进煤矿企业矿井废水、洗煤废水、淋溶水、矸石废渣“三水一渣”污染治理。截至目前,在产煤矿企业存在的55个问题,已完成整改43个,整改率达78%。

推进电解锰污染治理。实施《贵州省锰污染治理专项攻坚行动方案》,推进锰矿山“一矿一策”、电解锰企业“一厂一策”、锰渣库“一库一策”、渗滤液处理站“一站一策”治理。截至目前,分阶段实施的9座锰渣库渗漏治理按时序推进;完成新建4座、改造提升3座、规范运行3座锰渣库渗滤液污水处理站,实现渣库渗滤液规范收集处置全覆盖。

推进黑臭水体排查整治。组织有关地方政府对10个县级市建成区黑臭水体进行排查,共排查出黑臭水体30处,属地政府已制定并实施整治方案。截至目前,已完成15处黑臭水体整治,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目标任务要求。

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实施县级及以上、“千吨万人”、乡镇级、农村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巩固提升工程,今年安排中央资金2亿元支持地方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和规范化建设。

省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发展改革部门开展流域石漠化治理,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推进城市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等治理,财政部门推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水利部门实施河湖长制和河湖岸线、水土流失等治理,农业农村部门实施农业面源治理和长江退捕禁捕等,共同推进水生态保护修复。同时,按照属地管理,各负其责原则,着力推进流域以及跨界水源地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定期会商研判、水质联合监测、联合巡查检查、应急处置联动、信息畅通共享,实现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统一步调全方位推进流域和水源地治理管理。

省生态环境厅将以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总抓手,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推进开发区和磷化工、煤矿、尾矿库、畜禽养殖、城市黑臭水体等污染综合整治,助推高质量发展。

责编:systt
热点新闻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律师团队 地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