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2023年第四届贵州武林精英赛进入第二个比赛日。 比赛现场 经过为期一天的比拼,运动员的表现如何?与上届相比,赛事有了哪些变化?记者现场采访了赛事技术官员。作为武术圈里的“前浪”,他们给出这些关键词。 关键词一:青少年 小小少年,习武争先。据统计,青少年占本次比赛参赛人群半数以上。 “‘后浪’登场,未来可期。”在监赛主任傅敏伟看来,青少年是武术事业健康发展的“根”,只有根壮,才能花繁叶茂。特别是,他们敢于在比赛中展现自己,一招一式有模有样,体现了贵州武林精英赛连续举办的意义和影响。 武术少年 傅敏伟指向即将登场的运动员说,相较往届,女孩子参赛比例增加也是本次比赛的一大亮点。“一点都不逊色,而且水平也比去年高了不少。”傅敏伟认为,全民健身事业快速发展,体教融合理念、各武种的推广普及,让更多孩子加入到了习武行列,而武林精英赛为他们释放热爱提供了平台。 关键词二:朋友圈 历时4载,贵州武林精英赛已发展成为贵州省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以及最具影响力的体育赛事之一,吸引了近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武术人参加。 “小伙子打得不错,你是哪里人?”27日比赛,总裁判长钟明英为一位发挥出色的运动员点赞。 当得知对方来自重庆市,钟明英颇有感触。“比赛经过多年耕耘,‘朋友圈’越来越大。”她认为,贵州武林精英赛的“磁场”源于专业裁判员、健康竞赛环境和浓厚文化氛围。 中老年人积极参与 同时,钟明英发现,中老年参赛群体的太极拳水平明显提升,特别是在动作的规范性和对武术的理解方面进步较快,这也是比赛带来的积极影响之一。“欢迎大家到爽爽贵阳‘比武’,在全国武术之乡一展风采。” 关键词三:民族风 苗刀登场,场上观众屏气凝神,被这一民族武术所感染。 “弘扬中华武术传承民族文化”是贵州武林精英赛的办赛理念之一。本次比赛,记者在现场看到了极具民族特色的苗刀、板凳功、少数民族拳种等武术。 “比赛具有很强的包容性,给民族武术提供了展示平台,特别是年轻人加入了进来。”仲裁委员徐影说,民族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民族精神,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性、地域文化特征。 徐影以苗刀举例说,这个兵器在明朝抗倭战场上帮助战士屡建奇功,见证着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苗刀 如何破解民族武术“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局面?徐影说,比赛、交流、培训就是最好的方式,大家只有敢亮相、常亮相,把非遗文化传承和发展结合起来,才能走出去,吸引更多人关注、参与。 “期待更多民族武术人来到赛场展示风采,一起继承和发扬民族武术。”徐影说。 |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可观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澎湃的消费活力: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详细]
韩美两国防长商定,将共同检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落实情况,以保障美国切实履行对韩协防承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