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娟是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琴台路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12年来,她扎根基层,围绕社区居民的诉求“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不断探求便民服务新模式新方法,在全省率先试行“城区10分钟政务服务圈”等特色工作,创办“小娟党代表工作室”,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2021年,琴台路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成为社区居民心目中的“温馨港湾”。 情系“老与小” 关爱服务暖人心 “小娟书记真是一个好闺女,她帮了我老人家一个大忙,我一辈子不会忘记她。”九旬高龄的社区居民黄婆婆满怀感激之情,逢人就夸。黄婆婆家住廉租房五楼,入住时的无限喜悦因老人“爬楼难”慢慢地消失殆尽。天有不测风云,黄婆婆一次意外摔跤,因下楼不便,只能无奈地终日待在家里,唉声叹气。黄小娟得知情况后,领着住建、民政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上门服务,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黄婆婆家被妥善安置到完成适老化改造的廉租房一楼,2023年春节,老人和家人们在新房度过了一个幸福祥和的新年。 在社区任职,黄小娟最关注、最关心的不仅有老人,也有孩子。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管理平台,黄小娟牵头组建南丰县首家“智慧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成立“心雨”爱心团队,发展爱心成员59人,经常化、实效化开展“亲情连线”“综合服务”“心理疏导”等有温度、有热度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截至目前,为社区所有特殊困境老人建立健康与帮扶需求档案,并对其中5位老人实施了临终关怀等重点帮扶;实施“一对一”结对帮扶全覆盖,与留守儿童、困境儿童集体过生日130余场,圆梦微心愿200余件。 “小娟阿姨是点燃我人生梦想的指路人。”现如今活泼开朗的困境女孩小刘时隔多年仍然记忆犹新,当年沉默寡语的她第一次参加“集体生日”活动,黄小娟阿姨就敏锐地察觉到自己悄悄藏在身后的心愿卡,在黄阿姨的循循善诱下,自己勇敢地说出了“想买一辆自行车骑着去上学,不再麻烦年老体弱的奶奶和身体残疾的爸爸接送”的秘密。孩子的心愿让黄小娟又一次感觉到自己的心被紧紧揪住,望着这个与自己女儿年纪相仿的小女孩,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满足孩子的心愿。不久,黄小娟发动爱心团队志愿者筹集资金为小女孩购置了自行车并安排了专业陪练,为稚嫩的孩子打开了心灵之窗,从此,孩子忧郁的脸庞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聚焦“忧与盼” 数据赋能解难题 “现在南丰社区服务居然这么方便快捷!”社区居民刘某由衷地感叹道。2022年11月下旬,远在北京工作的刘某亟需办理就业创业证明,由于多种原因无法返乡。万般无奈之下,刘某试探着直接拨通了社区书记黄小娟的电话以寻求帮助。结果出乎刘某意料,一个小县城的社区竟然实现了“全城通办、就近可办、无证能办、一次性办”,印象中不可能办理的事项通过黄小娟热情周到的服务变为了可能。短短3天时间,证明办理成功并免费邮寄到刘某手中。 2022年初,黄小娟接到了一项改革重任,面对巨大的压力,她决心以破釜沉舟的勇气打赢这场攻坚战,让琴台路社区成为全省第一个推行“城区10分钟政务服务圈”数字化改革并建立规范化、标准化便民服务站的社区。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黄小娟和社区干部、志愿者一道,主动加班加点,忘我工作在基层一线,累计上户走访困难群众、行动不便老人和电话询问在外重点人员385人,全面梳理社区居民办理的高频事项5大类95项,灵活运用“社区申报、网上审批”的方式解决了群众盼望已久的“异地就医直报”难题。在政务服务中心的精心指导和全力配合下,截至目前,琴台路社区依托数字化平台,打通公安、民政等信息孤岛和审批权限制,建立社区居民“一人一档”数据池,解决各类问题2265件,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办好事。 “平常跟妈妈说了一些关于我的事情,她有时候居然不记得,但是居民找她办事,哪怕再小的事,她都能记在心上。”黄小娟的女儿委屈地说道。面对女儿,黄小娟备感内疚,“作为母亲,自己没能很好地陪伴孩子,亏欠孩子的实在太多。”黄小娟的爱人是一名乡镇干部,因为工作原因,不能经常回家,照顾女儿的重担长期落在了黄小娟的肩上。乖巧懂事的女孩体谅忙碌的父母,但是时常面对只有自己一人的家,又忍不住偶尔抱怨。 历经12年社区工作的风风雨雨,黄小娟与不少居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也赢得了他们的尊重。黄小娟创办“小娟党代表工作室”,不断提升和使用“1+5+7”工作法传党情、听民声、解民忧、促和谐。截至目前,“小娟党代表工作室”开展线上线下宣传宣讲活动200余场,受教群众10余万人次;受理群众来信来访83件,现场调处72件,协助相关部门调处11件,调处率达100%。 (李煜祖) |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可观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澎湃的消费活力: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详细]
韩美两国防长商定,将共同检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落实情况,以保障美国切实履行对韩协防承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