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热点新闻网>。 今天是:
即时
江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 > 内容
清泉汩汩建新功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发布时间:2023-06-09 浏览字号:[ ]

江西省地质局第四大队水文地质勘查院是一支从事地下水资源调查与研究、水资源勘探、开发、设计及水源地评价工作的专业技术队伍,他们潜心做足水文章,努力树立“找水”品牌,2023年获省地质局2021-2022年度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打井找水惠民生

2022年7月,全省持续高温少雨,各地发生不同程度干旱,萍乡地区旱灾尤为严重。省、市和地质局作出“打赢抗旱救灾攻坚战”的部署,拉开了科学找水打井、精准服务民生的攻坚行动序幕。

第四大队以地方所需、群众所盼为重点,成立以水勘院为主力的抗旱攻坚突击队,发挥技术优势,合理布局、科学定孔,全力配合地方政府,提供水文地质调查、孔位分析论证、钻探施工等专业技术支撑。

3个多月里,抗旱攻坚突击队踏遍萍乡市30余个受干旱影响极为严重的村镇,实地了解旱情,开展水文地质调查研究,分析地下水资源分布特征,布设抗旱井位,制定科学合理的抗旱行动方案,为地方抗旱工作出谋划策。

2022年10月1日,萍乡市上栗县赣湘合作产业园内欢声雀跃,水流奔涌,进场施工不到2天,水勘院布设实施的供水井便成功探获单井涌水量达800余吨/天的优质地下水源。

11月初,仅耗时3日,免费为莲花县升坊镇指导布设的2眼供水井便成功出水。

2023年1月1日,在上栗县金山镇樟坊村成功钻获日出水量约150吨的优质地下水源……群众将感谢的锦旗送到大队,连连称赞水勘院为村民办了实事、办了好事。

在2022年的抗旱找水攻坚战中,水勘院共找水成井10余眼,提交优质地下水资源5500余吨/天,可解决2400余亩左右水田灌溉或2.5万人的生活用水问题,圆满完成了攻坚任务。

突破盲区探热泉

水勘院立足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系统地对环武功山地热资源热储构造、资源禀赋进行勘查研究,屡次在没有天然温泉出露的地热盲区实现找热水重大突破。

2021年以来,在自有地热矿权勘查工作中,先后在武功山三江地热盲区探获水温52.7摄氏度的优质地下热水资源,实现三江盲区找热突破。

完成的赤江地热田ZK07、ZK08孔先后刷新武功山地区单井涌水量之最,其中ZK08孔单井涌水量达3000吨/天以上,水温55.6摄氏度。

芦溪县新泉地热Zk14孔成功探获单井涌水量885吨/天,水温45摄氏度的优质地下热水资源。该孔也是第四大队自2007年取得该处矿权以来,经过10余年锲而不舍地持续奋斗,完成的首个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地热探采结合井。

水勘院积极参与商业性地热勘查项目,在武功山核心景区地热盲区成功探获水温63摄氏度,单井涌水量681吨/天的优质地下热水资源。此前,省内外先后有多家单位在该地区开展了地热勘查相关工作,实施地热井6眼,完成钻探进尺近万米,均无突破性进展。水勘院经过科学论证、分析,成功探获该区首个具开发利用价值地热孔,为丰富地方旅游业态,激发全域旅游新活力提供了资源保障。

苦练技能树品牌

2021年10月,省地质局将首届水工环地质技术专业培训地点设在安福赤江地热矿区,水勘院院长童珏作为授课老师,面对全省50余家地勘单位的参训人员,实地讲解赤江地热田盲区找矿过程、地热地质特征等。

出生于1989年的童珏是水勘院的领头羊。3年来,他带领团队潜心于武功山地区地热成矿理论分析,开展江西省武功山穹隆构造与温泉链耦合关系研究、江西省武功山地区地热(干热岩)成矿机理研究等,搭建产学研用综合平台,培养地热勘查专业技术人才,形成了具较强指导意义的盲区地热找矿理论。

有了金刚钻,才能揽好瓷器活。针对队伍年轻、经验缺乏的问题,该院采取内部培训、外出学习等方式,特邀业内专家教授深入项目施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积极开展各类技能竞赛,在实战实操中提升技术人员专业素养。

青年技术专家带领水勘院技术团队实地踏勘、现场分析论证,手把手教学,面对面讨论,认真“传帮带”,一批年轻技术人员迅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专业技术能手。

不畏艰苦担使命,踔厉奋发建新功。15人的团队中,有党员7名、团员2名。党支部坚强有力,党员走在前、作表率、勇担当,推动党建与业务相融合,树立了响当当的招牌。

一孔孔汩汩清泉,一次次盲区突破,这支素质高、本领强、结构优的“找水”队伍,将继续不负报国初心、不负时代使命,在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再立新功。(沈乐冰)

责编:systt
热点新闻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律师团队 地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