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巴黎8月7日电(记者刘旸、黄耀漫)曹利国和孟令哲的一银一铜,让中国古典式摔跤重回北京奥运会的巅峰! 6日,巴黎战神广场竞技场,两位中国选手都渴望赢下“复仇之战”。曹利国在男子60公斤级决赛中的对手是日本名将文田健一郎,孟令哲在男子130公斤级铜牌争夺战中的对手是埃及选手阿卜杜勒拉蒂夫·穆罕默德。两对对手都曾在去年世锦赛相遇,中国小伙子均以失败告终。 两位中国选手“复仇”结果不同:曹利国未能在最后时刻反败为胜,让对手逃脱极限强攻,东京奥运会亚军文田健一郎终于给奖牌“镀上金色”;孟令哲依靠下半时在边界连续得分,成功翻盘。 8月6日,季军中国选手孟令哲在颁奖仪式后。新华社记者 张帆 摄 两位中国选手共同之处是,继承了中国古典跤的优良传统,捍卫了中国古典跤的荣耀,重回历史巅峰,甚至取得历史性突破。 曹利国虽然决赛憾负,但银牌已经追平了中国男跤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的最好成绩。2008年,常永祥曾摘得古典式74公斤级奥运银牌,此后再无人能及。孟令哲的铜牌则是中国男跤在大级别项目中的历史性突破。 虽然心有不甘,曹利国还是为自己能够追平男跤历史最好成绩感到骄傲。 8月6日,曹利国在颁奖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张帆 摄 “几场比赛下来都不容易,能打到这个阶段都有实力。我来这里就是奔着最后一场来的。”曹利国赛后说,“站立相持上我俩差不多,但跪撑方面把握机会的能力我还有欠缺。最后40秒,孤注一掷强攻,但是被对手逃掉了。” 25岁的曹利国性格内敛、少言寡语,但场上作风硬朗、技术均衡、体能充沛、有一颗大心脏,关键时刻心气不掉、敢用技术,也不乱攻。半决赛是非常好的例子,他在最后一刻绝地反杀。 8月6日,曹利国(右)和文田健一郎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赵丁喆 摄 “这次没有捅破(金牌)这层窗户纸,但我相信会很快。”他说,“未来也许是我,也许是我的队友,不只是追平历史最好成绩,而是突破它,创造更好的成绩,站上最高领奖台。” 26岁的孟令哲非常享受这场胜利,给自己的表现打出90分。 “心情舒畅,没给自己留遗憾。和去年世锦赛相比,我变化很大。”孟令哲说,“教练对每个对手都做出针对性战术安排,我知道上场怎么打,找到了对手的弱点。” 8月6日,孟令哲(右)和阿卜杜勒拉蒂夫·穆罕默德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武巍 摄 两位正值当打之年的中国“跤王”联手,让中国跤迷感觉如同重回2008。 那一年,常永祥摘银,盛江在古典式60公斤级比赛中得到第五名,多年后因其他运动员成绩取消,递补为铜牌。同样是一银一铜,中国摔跤手在巴黎复制了北京的辉煌。比北京奥运会的成绩更进一步的是,两枚奖牌不是都来自小重量级别,而是一大一小,更加全面。 据中国队古典跤教练郑攀介绍,定位在60公斤和130公斤两个级别上争取突破,是经过周密分析研判的结果,预计是冲击一枚奖牌。 8月6日,孟令哲(中)与教练庆祝摘铜。新华社记者 武巍 摄 “现在一银一铜,超出预期,两位选手都非常棒。”郑攀说,“曹利国面对世锦赛冠军、东京奥运会亚军的日本选手,最后进攻时没得到分。高手对决往往结果就在一攻一防的瞬间,差之毫厘,失之交臂。孟令哲场上把对方拼垮,终成强者。” “我和队员们说,来到训练馆,先盯一会儿五星红旗再训练,问问自己为何而战。”郑攀说,“曹利国和孟令哲进步非常明显,未来可期。这次没能取得金牌突破,也许下次可以,他们已经具备这样的实力了。” 8月6日,曹利国(右)和文田健一郎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赵丁喆 摄 中国摔跤队领队李杉表示,中国古典跤在巴黎拥抱惊喜,是历史的一种延续。他认为,中国古典跤经过沉淀积累,成果斐然。除了运动员自身努力外,教练团队功不可没。比如郑攀、盛江,以及一批外籍体能师和康复训练师。 “运动员转型成为教练后,对项目有特殊理解。现在教练团队磨合很好,部署战术细节非常到位,队员上场思路清晰。”李杉说。 “我相信教练团队能帮助队员达到目标。”郑攀说,“我们必须把对手研究透,不动脑筋就白练了。我们不做莽夫,要做智慧的摔跤手。” |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可观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澎湃的消费活力: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详细]
韩美两国防长商定,将共同检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落实情况,以保障美国切实履行对韩协防承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