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雪泓 近日,《大型活动可持续性评价指南》(GB/T44160-2024)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这一标准总结了成功举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可持续性管理经验,设置了举办各类大型活动的7大类35个可持续性评价指标,将为提高大型活动可持续性管理水平、科学评价大型活动可持续性提供参考。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型活动可持续性评价指南》国家标准全面覆盖了可持续性采购、碳中和、场地利用、生态修复等关键领域,致力于提升大型活动的绿色低碳水平,强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优化资源利用,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这一国家标准的诞生,标志着对体育赛事、展览、庆典、演出、峰会等大型活动的可持续性评价进入新阶段。 在具体评价指标方面,根据该标准,对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从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垃圾分类收集率、场地生态恢复或补偿率、空气质量优良率等方面进行评价;对交通物流,从新能源车辆占比、绿色交通出行率、平均疏散时间、物流信息化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价;对低碳与气候变化,从减缓气候变化行动计划、减碳措施施行率、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碳中和实现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据悉,《大型活动可持续性评价指南》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紧密对接,不仅提供评价方法,包括指标分值计算和评价等级设定,还将可持续性评价分为强、中、弱三个等级,确保了评价过程的全面性和深入性。 据介绍,该标准不仅是对“北京经验”的全国推广,也是对后奥运时代奥运遗产的深化利用,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推动冬奥遗产的最大化利用,将其转化为城市发展的新动能,实现冬奥遗产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可观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澎湃的消费活力: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详细]
韩美两国防长商定,将共同检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落实情况,以保障美国切实履行对韩协防承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