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渠通了”“矛盾少了”“村集体经济强了”……近日,在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岿美山镇三亨村村民座谈会上,村民们高兴地讲起近期身边的喜人变化。然而这些群众暖心事的实现,还得从几个月前的“乡村院子荟”说起。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岿美山镇三亨村以党建为引领,在圩日和节假日召开“乡村院子荟”,通过镇村党员干部深入基层“面对面”解难题、“心连心”办实事,有效疏通乡村治理和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 “这条水渠总长600米,当时在会上真没想到能这么快就修成。”三亨村西尾组村民廖晓鹏看着眼前水流潺潺的水渠,想起了9月中旬“乡村院子荟”上自己反映的问题:“这条土沟排水能力差,遇了雨天水流湍急时,常冲毁农田和道路,给沿线村民生产生活造成不便。” 针对廖晓鹏提的问题,会上镇村党员干部当即“领题”,随即实地走访农户,并现场勘察地形,形成水渠修建申请报告,通过筹集资金60万元,一个半月水渠修成,近100亩农田和70户村民出行不再受雨天水患影响。 三亨村依托“乡村院子荟”这个党员干部群众议事载体,对突出矛盾纠纷,制定针对性化解措施,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感谢镇村干部的调处,妥善解决了养殖基地在土地征租中的经济纠纷问题,维护了我们村民的合法权益。”10月中旬,镇村干部、三亨村鳜鱼养殖基地负责人和黄永发、黄日从等村民围坐在“乡村院子荟”上,大家围绕征租中对村民果树赔偿问题进行充分协商,最终达成和解协议,既保障了基地建设进度,又没有让群众吃亏。 从群众说事有渠道、议事接地气更民主,到办事更高效、矛盾化解更及时,截至目前,三亨村“乡村院子荟”共召开“乡村院子荟”15次,收集社情民意97条,现场解释答复处理71条,妥善调处矛盾纠纷12起。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定南县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精力聚焦到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上,形成“板凳会”“三报到两服务一评价”等基层治理新模式,探索多元化疏通民生难点、化解矛盾纠纷、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载体,有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詹继成) |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可观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澎湃的消费活力: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详细]
韩美两国防长商定,将共同检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落实情况,以保障美国切实履行对韩协防承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