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紧盯制约发展的难点堵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学促干,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际成效。 发展林下经济,奏响乡村“共富曲”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资溪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通过“点绿成金”,助推乡村振兴。 在资溪县鹤城镇下长兴村的灵芝小镇,一株株褐色灵芝如伞如盖,长势喜人。该项目由江西仙之缘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3亿元建设,规划林下种植灵芝6万亩。林下灵芝种植基地、灵芝深加工基地、活体灵芝盆景文化基地、灵芝研发基地、森林研学基地、森林康养、智慧数字林下产业体验中心......正在紧锣密鼓建设的林下经济全产业链令人期待。 “资溪的山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也很好,十分适合中药材的生长。灵芝小镇项目建成后综合产值预计达14亿元以上。将带动300余名本地农户参与灵芝种植与管理,人均每年可增收3万元以上。”灵芝小镇负责人聂慈军介绍说。 走进该项目的灵芝种植基地,务工的村民们,正小心翼翼地将一朵朵灵芝采摘进篮,脸上充满了丰收的喜悦。“清山、剖坑种植、采摘等工作,对我们村里人来说都是拿手活。我干活比较快,一天可以拿到500多元。”正采摘灵芝的村民何大姐乐呵呵地说道。 灵芝花年年开,目前,“企业+村集体”的模式让聂慈军和当地村民们越来越有发展信心,也让资溪产业振兴的路越走越宽。 促进品牌升级 吃上乡村“旅游饭” 在资溪县5A景区大觉山下、4A景区大觉溪内,有一座依山傍水、气候宜人的神奇村落——南源,恬静悠然的南源宿集民宿掩映山水之间,构成一幅秀美的乡村画卷。 近年来,资溪县利用绿水青山资源,盘活乡村闲置农房,将南源民宿打造成独一无二的“养神之居”,既“美”了乡村面貌,又“活”了旅游业态,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来,看这里,茄子......”近日,来自湖北的游客林女士与家人正在南源民宿一边欣赏溪边美景,一边拍照留念。这已经是她今年第三次来到这里。“每一次来资溪都有不一样的感觉,这里的民宿非常漂亮,风景也特别好,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林女士一脸陶醉地说。 “我家老旧宅闲置多年,以前我总以为分文不值,现在每年租金有1万元。而且民宿改造提升运营还为我们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我做小工每天工资都有150元。”民宿业主纪老汉乐呵呵地表示。如今,南源已建成20多幢风格别致设计新颖的民宿集群,成为各地游客休闲观光的网红打卡点。 资溪县并不满足于此。为了不断提升游客体验,资溪县委、县政府多次以政企夜谈等沟通平台,与民宿运营商面对面交流,给予项目多方面支持,鼓励企业不断提升软硬件水平,持续擦亮多元化的南源品质这块“金字招牌”。2023年9月,南源民宿通过国家级甲级民宿的验收审核,品牌的提升让当地民宿业主从此真正端牢“生态碗”,吃上“旅游饭”。 打通绿色通道,铺就乡村“幸福路” 资溪县是声名远播的“中国特色竹乡”。该县55万亩竹林生机盎然,全省首个竹科技产业园拔地而起......然而,山里道路泥泞且狭窄,毛竹运输困难,曾长期影响着当地竹产业发展。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为了破解制约发展难题,资溪县坚持走好“四下基层”之路,由党员带头,节点硬化、石子铺垫、建设泄水槽、升级改造部分竹林道路......通过一系列举措,为企业打通了“绿色通道”。截至目前,该县已修建林区公路180余公里,覆盖毛竹林3万余亩,基本达到区域间毛竹资源下山畅通无阻。12个乡镇场毛竹生产也由年600万根上升至1000万根以上,不仅满足竹科技产业园加工需求,而且推动了竹科技“产、学、研”合作,毛竹实现综合利用,百姓也从中受益。 “现在林区公路硬化得很全面,我们装运毛竹的货车开到哪都方便。以前的泥路我一天只能拉一趟,现在至少可以拉两趟了,这收入多了不少哩。”资溪县高阜林场货车司机翁爱根欣喜地说道。(黄彬峰) |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可观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澎湃的消费活力: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详细]
韩美两国防长商定,将共同检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落实情况,以保障美国切实履行对韩协防承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