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水利局结合水土保持工作实际,走出一条章贡区水保治理新路径,交出“绿水青山”靓丽答卷,呈现出了“山更绿 水更清”的生态环境,助力了当地的文旅发展和乡村振兴。 创新举措,实施“政府引导、业主投入、企业运作”模式。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对水土流失严重区域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章贡区山区面分散、水土流失点多,治理难度大,仅靠政府资金难以取得实效。为此,章贡区制定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鼓励并引进民间资本进行小流域治理。“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章贡区已有20余家企业或种植大户投资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累计投资约5.1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8平方公里。 探索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的新格局。为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章贡区不断加大科技帮扶力度,组织专家在项目规划、水利水保工程设计和植被恢复等方面对民营水保大户、企业进行专业技术指导,探索以果业为主导产业治理水土流失的治理模式,结合营造水保林,发展生态旅游;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对水土保持工程,不仅在建设质量上高标准、严要求,在工程管护上,明确管护责任,逐步探索出一套“治理有权,管护有责,开发有利,产权明晰”的工作机制,形成了治理主体多元化,投入来源多样化,资源开发多渠道和全社会共同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的新格局。 强化统筹,开展综合性水保治理。在山水林田湖的治理中,章贡区突出强化区镇统筹,区级谋划调度、乡镇抓落实、村组来配合,形成强大合力。成立项目攻坚小组,坚持一线办公、高频调度、常态督查,做到责任压实到人、任务落实到人。对崩岗治理、水体控污、林木保护、土壤改良、山塘改造等进行综合性治理,并通过“生态治理+现代农业发展+集体增收”的模式,达到生态与经济的相互驯养。 打造生态经济链,实现“两山理论”的转换。章贡区水利局集中连片治理打造了翡源水土保持示范园、花田小镇生态体验园、火燃村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祺顺产业示范园、石珠摇篮寨示范园和山水林田湖生态工程博览园等“六园”生态经济链。翡源生态农业示范园位于沙石镇龙埠村,园区占地面积360亩,是一处集果蔬采摘、苗木培育、垂钓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示范园。2014年的翡源生态农业园还是一座废弃稀土矿山,经过水保治理,如今园区不仅恢复了生态,还成为“聚宝盆”,园区每年创收约80余万。凌源油茶基地示范园园区占地约1052亩,园区区域原属火烧山,章贡区水利局主要建设有生产道路、排水沟、浆砌片石挡土墙、水保经果林等水保设施,恢复了原火烧山的地表植被。目前园区规模已经形成,周边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治理,是以油茶采摘、农业观光旅游为主的综合农业基地,园区每年收益约5万元。 |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可观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澎湃的消费活力: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详细]
韩美两国防长商定,将共同检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落实情况,以保障美国切实履行对韩协防承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