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 10年来,贵州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不断推动出入境通道和对外开放平台建设方面,贵阳海关是见证者和参与者。”贵阳海关相关负责人说。 贵阳海关大楼 10年来,贵阳海关积极参与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遵义新舟机场及贵阳综合保税区、贵安综合保税区、遵义综合保税区建设,统筹管理全省9个隶属海关,不断推进贵州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聚焦开放平台建设、跨境通道畅通、跨境贸易便利化、培育外贸市场主体等,打造全国首个综保型国际陆港,创新铁海联运快速通关模式,推出一系列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的相关措施。 从贵阳国际陆港发出的中欧班列 “为满足中欧班列开行条件,贵阳海关打破铁路监管作业场所通常设在物流港的惯例,转而在紧邻的贵阳综保区规划设立监管场所,为区港联动发展落下点晴之笔。”上述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 根据这一思路,2022年,贵阳海关以中欧班列开行为契机,按照“都拉营铁路物流港+贵阳综保区+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联动发展思路,创新打造全国首个综保型国际陆港——贵阳国际陆港。贵阳国际陆港的建成,不仅有力保障贵州中欧班列的稳定运行,还为贵阳综保区的综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贵阳成为联通中欧大陆、中老铁路、黔粤大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际大通道的枢纽节点奠定坚实基础。 贵广铁海联运“一港通”快速通关模式为不少企业带来便利 在进行企业调研的过程中,贵阳海关发现,吉利汽车、贵州轮胎、海信电视等大型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诉求——减少口岸海关查验环节,实现高效通关。 在全国通关一体化的框架下,2023年,贵阳海关与广州海关建立跨关区专项对接机制和异常处置机制,采用贵广铁海联运“一港通”快速通关模式,实现出口货物在贵阳国际陆港“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到达广州南沙港后可原箱快速出入。针对中小微企业散货装运需求,贵阳综保区集拼中心试点采取“先查验,后装运”监管模式,最大程度降低企业二次掏、装箱情况,基本达到“两关如一关”的作业状态。 根据粗略估算,两地海关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执法互助、监管互认,不仅使每个集装箱节约大概2000元人民币,还能缩短3至5天的物流时间,从而吸引了不少本土企业尝试发展外贸。 贵阳海关工作人员对贵阳本土供港澳的活猪进行监管 围绕贵州口岸功能薄弱的问题,自2017年起,贵阳海关积极构思并推进在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三期范围内开展“一局四中心”(国际邮件互换局、国际快件中心、保税物流中心B型、国际货运中心、海关监管中心)项目,搭建对外开放平台,丰富口岸功能载体。 在扶持本土产品出口方面,除了白酒、茶叶、烤烟等贵州特色产业外,贵阳海关还积极支持鲟鱼、蔬菜、水果、食用菌等农产品出口。通过关税政策分析、企业培训、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等方式,助力本土企业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 另外,贵阳海关还细化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24条、进一步支持特色优势产业扩大出口12条措施及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8条措施,提振外贸发展信心,助力贵州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回首这10年,贵州从内陆腹地成长为开放高地,外贸依存度、外贸体量、产品结构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之配套的进出口服务、物流成本、平台建设也经历了10年发展变迁。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10年来,贵州累计进出口总额5700亿人民币,年均增长5.7%。目前,贵州有2500多家外贸经营主体,与全球233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往来。 |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可观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澎湃的消费活力: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详细]
韩美两国防长商定,将共同检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落实情况,以保障美国切实履行对韩协防承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