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热点新闻网>。 今天是:
即时
贵州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 > 内容
建美丽乡村 塑文明乡风——观山湖区高寨村“五治”发力绘就幸福底色
来源:多彩贵州网 发布时间:2023-11-10 浏览字号:[ ]

风景如画的百花湖、茶香袅袅的神鹊茶场、青春时尚的“激情骑遇阁”、惬意舒适的“多格银滩壹号营地”……近日,“禾力乡村·徒步贵州”走进和美乡村活动走进贵阳市观山湖区高寨村,来自全国各地的徒步爱好者们在领略沿途风光的同时,更感受到高寨村乡风民俗与现代文明融合魅力。

高寨村文化墙

高寨村地处观山湖区朱昌镇西南角,常住人口1023人,整村位于百花湖风景名胜区内,森林覆盖率约70%,是观山湖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之一。

“治”出新颜新画卷 打造城市里的“宝藏”乡村

深秋时节,观山湖区朱昌镇高寨村内道路平整干净,庭院错落有致,墙体彩绘栩栩如生,村民出门见绿、抬头见果……一幅乡村新面貌的美好画面展现在眼前,而这要归功于农村“五治”工作的开展。

“‘五治’工作启动后,聚焦‘治房’工作,我们对房屋立面进行改造,并硬化村庄道路、修建污水管网和文化广场,现在道路两边都是乡村美景。”朱昌镇“五治”办负责人林精松介绍,该村通过开展“最美庭院”创建活动,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动员更多村民参与其中。

改造墙体、铺平路面、栽种花草树木……村民们纷纷响应,让自家庭院旧貌换新颜。“庭院改造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是个好事,我家院子里的围墙新增喷绘,门口的花坛还种上鲜花,家里顶棚、墙上瓷砖、过道走廊全都翻新,环境真的大变样。”高寨村村民李朝华说。

“最美庭院”创建活动

“治房”治出“院落美”,这仅仅是“五治”工作成效之一。高寨村还从村民可见、可知、可感的生活事务入手,在垃圾处理、生活用水、厕所改造方面下功夫,确保治出“环境美”“生态美”“生活美”。

“围绕‘农村生活垃圾究竟怎么分、怎么治’,我们制定《高寨村农村红白喜事生活垃圾管理机制》《高寨村厨余及其他可腐烂有机垃圾、惰性垃圾堆肥、回填管理机制》等管理制度,提高村民环保意识。”林精松说,高寨村以“一约一图一书”方式,采取美化创意、生态环保,优化生活垃圾分类站,引导村民参与垃圾分类。

在“治水”方面,坚持饮用水、污水、黑臭水体“三水同治”,开展饮水安全工程全面摸排,定期公示水质检测情况,全力保障群众饮用水安全,不断提升农村水环境质量;在“治厕”方面,推行“首厕过关制”,优化以往卫生厕所改造做法,按照相关技术规范,选取1到2户进行试点改造,待验收合格后形成相应施工标准,逐组逐村推广覆盖。

俯瞰“骑遇阁”

随着相关工作持续推进,高寨村的农村房屋持续改善、供水治水满足群众期盼、垃圾外运明显减少、改厕成果持续巩固,村容村貌随之焕然一新,乡村振兴步入快车道,更多的文旅项目青睐高寨、落户高寨,让高寨成为城市之中的“宝藏”旅游新地标。

“治”出新风新气象 助推文明乡风落地生根

乡村振兴,既要“面子”,也要“里子”。今年以来,高寨村积极运用“积分制”的方式开展共树文明新风宣传活动,让群众争做新时代文明新风的先行者、示范者和传播者。

其中,高寨村在全面落实“两书一约一会一队”“三严禁、三推进、三程序、六倡导”和巩固“治风”成效基础上,持续加强婚丧陋习整治。以不断提升高寨村文明程度为目标,以整治婚丧陋习推进移风易俗为重点,建立“村两委+红白理事会+文明新风劝导队”的自治管理模式,动员老党员、老干部、乡贤、退休人员等加入到移风易俗工作中。

开展“五治”工作宣传活动

“治风”工作刚开展时,部分村民存在抵触情绪,认为“这么多年的老风俗改不了,婚丧嫁娶讲究的就是热闹”。高寨村的干部们采用登门、电话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不断向村民宣传移风易俗的意义。

“以前存在攀比心理,开展‘治风’工作后,大家的观念转变了,积极践行丧事简办、婚事新办,人情来往轻松不少。”对于这样的转变,高寨村的村民感触颇深。

此外,高寨村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融入到《村规民约》中,打造“邻里互助”乡风文明特色品牌。事前群众利用坝坝会、座谈会等对村庄发展出谋划策,事中群众在生产生活中互帮互助,在村庄建设中积极投工投劳,事后群众共享建设发展成果,共同推进民风建设出新彩、亮新颜。

在“面子”和“里子”的加持下,高寨村的乡村越来越美、乡风越来越淳,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责编:systt
热点新闻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律师团队 地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