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省宜黄县棠阴镇依托传统村落集聚、古建筑群保存完好等特色,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发挥组织优势,让千年古镇焕发生机。 棠阴镇是江西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有着近千年建镇历史。古镇兴于明初,至清乾隆年间最为昌盛,“五里长街,商店栉比;十里河埠,商船云集;三万六千烟火,九岭十三巷”便是当时繁华景象的真实写照。如今,全镇古建筑尚存70余栋,镇政府所在地3个村古建筑尚存50余栋,保存较完好且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有“吴家大院、八府君祠、迎恩塔、承恩坊、罗家大院、日字堂、三让遗风、绣花楼”等。古建筑群被国内建筑学者誉为“明清建筑史的缩影”“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党建引领增动力,筑牢古镇新防线。成立了“党建+古镇”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镇科级党员干部挂点保护,村党组织书记牵头落实的工作机制,将每一幢古建筑都纳入挂点保护,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古镇保护建设的重大决策、重大问题,全面统筹推进古镇保护利用工作。同时,成立了由老党员、村干部等组成的“古镇保护”巡逻队,挂点干部与“巡逻队”对传统村落古建筑定期巡查,做好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日常管理、古建筑维修等。全面推动党建引领,共同守护传统村落的“古色生香”。 多方联动聚合力,谋划古镇新发展。积极推行“古建筑夜话”活动,由乡镇包古建筑的党员干部利用晚上空余时间,在所包古建筑内组织村民共同商讨古建筑保护发展,针对性采纳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相关部门,让古镇得到更全面的保护。结合“古建筑夜话”活动,党员干部化身宣传员,积极发挥党员在宣传古镇保护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带动村民不断增强对传统村落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同时,还成立了“古镇保护发展促进会”,通过组织乡贤、村民捐款献策、专项项目申报等多渠道募集资金,用于古建筑群的保护发展。 文旅融合激活力,焕发古镇新生机。持续擦亮全省历史文化名镇金字招牌,镇党委政府决定大力推动棠阴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争取专项债资金打造棠阴镇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建设古建筑民居集中安置区,解决古建筑属权问题,全面对古建筑进行维修,将古建筑群高标准建设为集吃、住、画、展为一体的“画家村”,并结合夏布文化特色,建设集夏布文化展示、手工体验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夏布文化体验馆,开发系列居家用品和文创产品,进一步丰富古镇业态。在推动古镇建设的同时,加强锅底山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积极推动锅底山遗址公园建设,将古镇夏布文化、古建筑文化、锅底山遗址文化等特色文化串联起来,形成以“探棠阴国宝、寻红色足迹、赏非遗文化”为主题的棠阴文化之旅。 |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可观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澎湃的消费活力: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详细]
韩美两国防长商定,将共同检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落实情况,以保障美国切实履行对韩协防承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