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贵州省志愿服务基金会第一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提出,“贵州省志愿服务基金会”拟更名为“贵州省文明促进基金会”,同时对基金会宗旨和业务范围等事项进行调整。 会议现场 会议指出,作为贵州省委宣传部主管的社会组织和省级慈善组织,贵州省志愿服务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自2022年5月12日成立至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基金会坚持把理论宣讲、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全域旅游、社会治理、美好生活、文明新风、立德树人、扶弱助残、大型赛会等“多彩贵州·志愿黔行”十大志愿服务专项行动,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作为资助和支持重点,展现了基金会作为省委宣传部主管的社会组织的政治站位和责任担当;强化统筹协调、日常管理,通过多方筹集资金、推动项目实施、设立专项基金、加强联合协作、优化理事队伍、完善管理制度等措施,基金会从无到有、由小壮大、有效运转,迈上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积极多方筹资、实施项目,基金会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部署,募集社会资金300多万元,资助实施了“赋分创优·共建文明乡村”“文艺志愿者助力乡村振兴”等志愿服务项目,在理论宣传、文明创建、乡风文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推动全省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会议要求,基金会要围绕新的职能定位,创新推动基金会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基金会更名后,其宗旨和业务范围也作了相应扩展,从“志愿服务”工作,拓展到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等整个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对思维理念、方法手段、目标任务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不断拓展思路、开阔视野、创新举措,全力推动基金会工作迈出新步伐。要抓紧完善更名程序、强化制度机制建设、持续提升项目化水平、加强资金监管使用,更加精准服务全省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会议要求,要多方整合资源,持续发挥好作为省级慈善组织的作用,做大资金筹集“蓄水池”,源源不断地为服务全省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经费支持;要发挥主力军作用,作为推动基金会高质量发展的骨干力量,各理事要增强主人翁意识,认真履职尽责、献计献策、主动作为,联动所在单位更大程度关心和支持基金会发展,为基金会持续壮大提供政策、资金和物资等方面的支持。 会议审议基金会名称、宗旨和业务范围、住所变更及基金会章程修订等事项;通报2023年以来基金会工作情况。 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办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参加会议,基金会理事参加会议,监事列席会议。 |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可观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澎湃的消费活力: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详细]
韩美两国防长商定,将共同检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落实情况,以保障美国切实履行对韩协防承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