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评论员 吴迪 10月15日至16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麟深入六盘水市盘州市、六枝特区和安顺市普定县调研。他强调,要立足特色和优势,扎实做好“富矿精开”这篇大文章,加快推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作出更大贡献。 六盘水市因煤而建、因煤而兴,被誉为“江南煤都”“西南煤海”。1978年正式建市的六盘水,为国家贡献了数以十亿吨计的煤、数以千万吨计的钢,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从“黑化”走向“绿化”,再次改变了六盘水的命运。一系列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添绿”工程,让六盘水这座传统工业城市摆脱了“傻大黑粗”的传统形象,“蓝天白云常相伴,峰丛湿地绿相融”成为六盘水生态建设的新标签。一系列新型煤化工技术在六盘水落地,让黑乎乎的煤华丽转身,既发挥了更大经济价值,也为“双碳”目标做出了贡献。 资源禀赋是发展优势,越是优势越要精耕细作。富矿精开,既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一种高质量发展的思维方式。一方面,要深挖资源价值,提升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力争做到“吃干榨尽”,从各环节降低“三废”产生,同时探索将“三废”无害化、资源化、再利用。另一方面,要有产业链思维,做好强链、延链、补链,积极引进优质关联产业,丰富产品体系,增强市场话语权,形成产业有机聚合的“乘数效应”。 “富矿精开”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最大优势和关键一招。贵州矿产资源丰富,但煤、磷、铁等绝大多数贵州的优势矿产资源都不可再生。从这个意义上说,扎实做好“富矿精开”大文章的要求具有更加普遍的意义。富矿精开的思维方式不仅适用于矿产资源开发,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资源禀赋。例如贵州各地丰富的文旅资源、生态资源、人力资源等,都需要进一步“富矿精开”,努力发掘资源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用发展的手段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副作用”,更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把资源文章做足做细、价值发挥到最大最优,“家里有矿”的贵州,发展新动能才会更加丰沛,才会形成更有主导力量的新质生产力。扎实做好“富矿精开”大文章,就是为贵州高质量发展赋能。 |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可观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澎湃的消费活力: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详细]
韩美两国防长商定,将共同检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落实情况,以保障美国切实履行对韩协防承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