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川县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幅员面积 3144.17平方千米,辖23个乡镇、351个村(社区),总人口63万人。近年来,遂川县持续改善水环境、优化水生态,深入做好“节水文章”,全力开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新格局,获评全国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强化制度建设,着力完善节水体系 遂川县始终把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注重抓好顶层设计、制度建设、责任落实,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整合工作力量,统筹协调推进,促进节水工作落地见效。 健全工作机制。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联手抓的工作机制,成立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指挥、日常联络和技术指导三个工作网络,分别由各责任单位分管领导、联络人员、技术人员组成。制订《遂川县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方案》,层层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 完善管理制度。近年来,先后制定加强用水定额管理、城镇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节水型器具推广应用、推进县城再生水利用、节约用水奖励办法等十多项推动节水工作的规章制度,为节水型社会的创建提供有力保障。 严格督促考核。把创建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任务逐级分解,将节水工作纳入《遂川县河湖长履职评价细则(试行)》,纳入乡镇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健全节水考核指标体系,加大节水考核力度,推动节水工作落地落实。 聚焦关键环节,着力强化节水管理 从源头上把好节水关,严格执行水资源费征收有关规定,实现依规用水、依规节水。 加强节水计划管理。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用水计划,实行用水户计划用水管理,根据上年度取用水情况,核定下年度取用水指标,纳入计划用水管理的非居民用户占应纳入管理的比例为100%。 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大力发展旱粮作物节水农业,积极落实农业节水增产行动;强化农业取水许可管理和计量监测,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快重大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实施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2022年南澳陂灌区获评“省级节水型灌区”。 推进工业节水减排。实施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废水处理回用,开展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鼓励园区开展串联用水、分质用水和梯级利用,提升工业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持续将工业节水改造作为绿色化改造的一项重要内容,鼓励企业应用先进节水工艺、技术、装备实施节水改造,并列入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范围,对节水成效明显的企业实施奖励补助。 抓好技术改造,着力提升节水水平 坚持把创新理念融入节水工作,把节水改造融入城市发展方方面面,不断提高节水水平和用水效率,推动绿色发展和城市更新相得益彰。 一方面,积极推动雨水循环利用。践行“海绵城市”理念,充分利用城区空地、边角地,因地制宜建设口袋公园或绿化地,在城市路网步行通道改造铺设透水地砖,最大限度涵养回补地下水。同时,依托县污水处理厂配套再生水回用设备,将再生水回用于城区道路冲洗等。 另一方面,持续开展节水技术改造。近年来累计投入近2000万元完成城区老旧供水管网改造,落实“一户一表”改造3万户,城区公共管网漏损率降至5.57%。同时,大力推广普及节水生活用水器具,建立生活用水器具节水市场准入制度,淘汰不合格用水器具,新建居民小区公共场所和公共建筑节水器具普及率达100%。 注重宣传引导,着力营造节水氛围 深入贯彻“节水优先”思路,加强节水宣传,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营造全社会惜水、爱水、节水良好氛围。2021年开展节水宣传活动以来,共发放《江西省节约用水办法》《吉安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规定》《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及节水知识手册等共计1万余册,条例解读宣传画3000余张,接受咨询3000余人次,节水网络宣传在线观看量达到约20万人次。以“3.22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节能宣传日”为契机,积极开展水法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农村活动。通过持续广泛宣传,广大群众节水理念明显提升,节水影响力和覆盖面不断扩大,节水逐渐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建设节水型社会,事关绿色发展、事关民生福祉。遂川县将以获评全国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为契机,滴水穿石、久久为功,进一步推动全县节水工作再上新台阶,奋力谱写遂川人水和谐、绿色发展新篇章。(胡承国) |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可观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澎湃的消费活力: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详细]
韩美两国防长商定,将共同检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落实情况,以保障美国切实履行对韩协防承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