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热点新闻网>。 今天是:
即时
江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 > 内容
老企“发新枝” 能级再提升
来源: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3-10-14 浏览字号:[ ]

“二次创业”是企业为适应市场需求,通过新建厂房、新上项目、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等方式进行的一场变革。如果说,第一次创业是企业的生存创业,那么第二次创业就是企业的生态创业。

为适应新的市场需求,2019年以来,崇仁县引导工业企业开始了以转型升级为核心的“二次创业”,促使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持续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奋力挺起产业集群脊梁。今年1至8月,该县实现工业产值76.09亿元;其中来自企业“二次创业”的产值为27.19亿元。

政策引导,培育企业新动能

9月26日,在崇仁明正变电有限公司完成改造升级的数字化生产车间内,随着机械臂腾转挪移,一台台款式各异的智慧电箱陆续下线。“生产线的数字化升级,让我们在应对日益增加的定制化需求时,变得游刃有余。”公司人力行政总监吴桂林告诉记者,过去,生产线生产的都是“通货”,在应对紧急订单时还需要囤积库存;如今,生产线升级后,人工减少了20%,效率却提高了30%,在数控技术的加持下,可以按需生产定制产品,让企业实现“零库存”。

一家老牌工业企业,如何下定决心,在短时间内进行转型升级,完成“二次创业”,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这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引导支持。

“为改造数字化车间,公司可是下了血本。”生产车间内,吴桂林告诉记者,公司共投入1.55亿元进行数字化改造,县里根据数字化设备购置扶持政策补贴了15%的设备购置资金。

2019年以来,为使首位产业、主导产业牢牢掌握市场话语权,崇仁县连续出台了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鼓励县内工业企业开展以转型升级为核心的“二次创业”。针对智能化、数字化设备购置的资金扶持,是崇仁“扶大扶强”的政策之一,通过抛砖引玉,引导县内工业企业“二次创业”,培育“智造芯”。

激发活力,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江西伊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G智慧工厂生产火热;明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产6GWh智慧安全储能系统项目建设正酣;江西变电设备有限公司每年有2个以上新产品获评省级新产品……

工业企业的新项目、新厂房、新技术等纷纷上架,崇仁高新区迅速掀起创业潮。

崇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章沧桑告诉记者,2019年以来,崇仁县先后有24家优势工业企业进行了“二次创业”,相当于至少招引了24家新企业。

创业潮不仅在作为首位产业的输变电产业涌动,更顺着东风吹到了作为主导产业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在位于崇仁高新区的江西大晟节能新材有限公司厂房内,公司总经理陈启木带记者见识了一堆堆废弃塑料瓶是如何变成一条条涤纶短纤的。“这条生产线是去年下半年投产的,可年产三维中空棉3万吨,产值可达3亿元。”陈启木指着厂房内的再生化纤生产线告诉记者,这是企业“二次创业”的成果之一。同时,该企业正在建设6条新生产线,企业生产由粗加工转向精加工。

成果凸显,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政府大力推动,企业担当作为,让崇仁县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亮点不断,“二次创业”成果凸显。目前,该县输变电产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2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6家;明正变电、伊发电力、亚珀电气、德伊智能电力、江控电气等企业先后获批“瞪羚企业”。

举目远眺,崇仁县“二次创业”结出的硕果还不止于此。

9月26日,江西恒翔电气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伴随着机器轰鸣,铜杆生产线马力全开。这是投资约50亿元,于去年落户崇仁高新区的年产20万吨输变电高性能材料产业项目。该项目仅用10个月便实现了厂房矗立、产品下线。“今年1至8月,企业已实现营业收入17亿元。”该公司生产一线管理总经理董绍祥介绍,整个项目完全达产达标后,预计可实现年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项目的投产,让崇仁输变电企业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对外地电磁线原材料的依赖。”章沧桑表示,这将更有利于县内输变电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次创业”不仅促进当地首位产业、主导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更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家的创业热情,引导优势企业主动延链、补链、强链,为崇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记者 徐立鸣)

责编:systt
热点新闻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律师团队 地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