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江西省九江共青城市高校数量的增加,该市积极开发好、利用好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优势,深入推进与驻市高校的深度融合,实现校地双向赋能,奏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交响曲。 2022年毕业于共青科技职业学院的蒋树鋆是共青城网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一名客服,他正忙着在线上回答客户的提问,像蒋树鋆这样毕业后留在共青城发展的高校毕业生还有很多,他们通过当地人社部门、高校与企业组织的招聘活动,在共青城市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我通过参加当地的招聘活动,成功应聘上了共青城市本土的企业,准备在共青城市扎根。”共青科技职业学院2022届毕业生蒋树鋆表示。 共青城市有近10万名大学生,如何留住大学毕业生,关键在于校企双方信息对称,为毕业生搭建良好就业平台。共青城市积极创新工作方法,逐步为每一位学生分门别类建立信息库,为用人企业建立人才需求库,进行双向对接,让“沉睡”的人才数据库活起来,实现人才资源精准对接、人岗精准匹配。 “我市持续跟进高校毕业生求职进展,通过进校园、走企业,加强校企对接建立就业合作渠道,积极提供岗位推送、就业指导、访企拓岗、精准帮扶等服务。”共青城就业创业中心办公室负责人郑从简向笔者介绍。 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加强企业与驻市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认定共青城网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21家企业成为驻市高校毕业生的见习基地。 “我们企业跟当地的部分高校有一个实习合作模式,学校会定期为我们企业输送一些实习人员,等到学生毕业之后,部分优秀人员会留在我们企业。” 共青城网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承龙说。 “我校长期和共青城市人社部门合作,通过多种招聘方式,每年都有10%左右的毕业生留在共青城本地就业。近五年累计有1000余名学生在共青城就业、发展。”共青科技职业学院副校长陈隆波表示。 探索百个专业对接百个企业,强化驻市高校融入地方,增加“应用”的办学理念,围绕共青城市产业急需紧缺学科设置专业,形成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集群,为企业发展、乡村振兴增智赋能。 在南湖新城幼儿园,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的志愿者给孩子们讲解中秋节的由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播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的精髓,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 “给我一个很好的机会去和小朋友接触,提前接触到教育行业,既可以锻炼自己,也可以为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带来一些新鲜的事物。”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学生周子欣表示。 “我们扎根共青城市发展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加强校企合作,赋能城市发展。”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人文与艺术系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宫济鸿表示。 近年来,共青城市组织多场以“助校引才”为主旨的专题活动,出台了《科教城高校教职工住宅装修补贴方案》,推动“留在共青”专项人才计划落实,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高校毕业生留共青创业、扎根共青圆梦。举办“产学联姻,校企联动”专题活动,把驻市高校打造成为科技创新平台、人才培养高地、政府决策智库、品质活力名片;出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励政策,鼓励和引导驻市高校专家、团队利用职务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创办科技型企业,深入参与到共青城市重点产业转型发展、升级中来,加快校地技术双向转化,共同奏响高质量发展交响曲。(王亲宝) |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可观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澎湃的消费活力: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详细]
韩美两国防长商定,将共同检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落实情况,以保障美国切实履行对韩协防承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