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李高静)“镇远县粮食购销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吴某因犯贪污罪、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零三个月。全县粮食购销领域立案3人,涉案金额80余万元,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人,移送检察机关1人……”近日,在黔东南州镇远县国资系统专题警示教育大会上,县纪委监委对全县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相关情况进行通报。 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以来,黔东南州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将查办涉粮案件与加强粮食系统警示教育、制度完善、系统治理等贯通融合,持续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以有力监督推动涉粮领域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全州纪检监察机关紧盯粮食收购、储存、销售、国有资产处置等重点环节和关键岗位,会同发改、财政、国资、市场监管、粮食和储备等部门,发挥“室组地”协同配合,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深挖彻查“影子股东”“影子公司”以及关联交易、套取资金、输送利益等腐败和作风问题。截至今年8月底,共开展监督检查48次,发现问题82个,立案54件。 用好典型案件,做深做实同级同类警示教育。例如,剑河县纪委监委针对剑河县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原党支部书记、总经理王某严重违纪违法案暴露出的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不力、民主集中制空转等问题,扎实开展“一案一整改”工作,组织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全体员工参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召开警示教育大会、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强化警示震慑。在高压震慑和政策感召下,该公司12名员工主动投案,并退回违纪违法资金。 针对案件暴露出的监管缺失和制度漏洞,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督促各业务主管部门完善体制机制,深入开展原因剖析,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推动形成靠制度管权、管粮、管人的长效机制,为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提供制度机制保障。今年1至8月,全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及粮食购销公司建立机制制度17项,修订完善6项,构建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此外,充分发挥大数据平台监管作用,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加快全州储备粮库信息化建设,将政策性粮食存储库点的基础信息、出入库、仓储保管、质量安全、财务统计等全链条业务数据录入系统,推动粮库信息化建设。全州已建成粮食储备库信息化示范库1个、储备库1个、收纳库系统8个,有效释放数字化监管效能,推动全州粮食行业监管常态长效。 |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可观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澎湃的消费活力: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详细]
韩美两国防长商定,将共同检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落实情况,以保障美国切实履行对韩协防承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