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万静 9月2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京举行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三十周年座谈会,系统总结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成效。记者从会上获悉,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30年来,全国共查处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75.7万件,罚没金额128.8亿元。 会议指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自1993年开始实施,历经2017年全面修订、2019年修改完善,第三次修订工作正在推进,是我国第一部促进公平竞争、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维护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基础性法律制度,具有重要的开创性、前瞻性意义。30年来,反不正当竞争战略定位不断提升、法律规则不断完善,监管执法不断拓展深化、商业秘密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宣传倡导不断创新,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核心,反不正当竞争在维护公平竞争中具有基础性关键作用。要深刻领会和把握反不正当竞争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反不正当竞争在维护公平竞争中的重要作用。 会上发布了《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年度报告(2022)》及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30年以来十大影响力事件、十大行政执法案件。来自相关部门、司法机关、部分地方市场监管部门、高校、行业协会、企业的100名代表参加会议。 |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可观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澎湃的消费活力: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详细]
韩美两国防长商定,将共同检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落实情况,以保障美国切实履行对韩协防承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