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李高静)“受处分后,我背负着很大的心理负担,工作也畏手畏脚,通过组织的悉心回访,我逐渐解开心结,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近日,黔东南州施秉县甘溪乡党委委员、人大主席郑某某面对县纪委监委回访教育工作组时真诚说道。 此前,郑某某因违反工作纪律,受到党内警告处分,郑某某一度消沉,干事激情消退不少。县纪委监委采取“一人一策”定向摸排、个性帮教、精准评估等方式,精心定制“回访套餐”,“会诊式”跟踪问效,引导其放下思想包袱,打开心结、重拾干事创业信心。 今年以来,施秉县纪委监委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贯穿到回访教育全过程,根据受处分人员的岗位特点、错误性质、个性心理等,制定个性化回访方案,精准回访,做深做细访前、访中、访后工作,帮助受处分干部认错改错,提振干事激情、释放干事活力。截至8月底,已对受处分党员干部开展回访教育33人次。 在开展回访前,县纪委监委突出靶向思维,细致梳理受处分人员的错误性质和处分类型,访谈所在单位领导干部,掌握处分决定执行落实、警示教育开展、年度考核等情况,全面了解受处分人员的思想状况、现实表现和工作实绩,对受处分人员进行精准“画像”,量身定制回访方案,做到因人回访、因事施策。 按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县纪委监委由相关负责人带队,在回访谈心谈话中,对悲观消极的运用“疏导式”谈话,对作风懈怠的运用“提醒式”谈话,对提出诉求的运用“关怀式”谈话,“对症下药”深入了解受处分人员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现状,讲清讲透党纪政务处分依据规定的同时,注重把鼓励担当与排忧解难结合起来,做好心理疏导,促使“有错干部”向“有为干部”转变。 回访结束后,及时完善回访教育管理台账,将回访教育与主体责任落实、以案促改、干部考核评优等相结合,围绕受处分人员现实表现、工作作风等情况进行评估评价,并将回访教育情况向受处分干部所在单位党委(党组)及组织人事部门反馈,作为恢复党员权利、考核评比、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对真诚认错悔改、成绩突出、影响期满的干部,推动依法依规正常使用。今年1-8月,在回访教育的帮助下,4名受处分干部及时调整工作状态,被重新任命使用。 |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可观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澎湃的消费活力: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详细]
韩美两国防长商定,将共同检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落实情况,以保障美国切实履行对韩协防承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