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在贵州广袤的农村,产业发展欣欣向荣,一幅幅丰收画卷舒展开来:遵义市新蒲新区10万亩辣椒迎来丰收、威宁2万亩高原苹果陆续上市、六盘水百万亩刺梨丰收俏销…… 产业兴、百姓富,离不开基层基础强。 贵州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总载体,全面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持续完善政策体系、夯实基层基础、强化队伍建设、压实党建责任,以高质量党建绘就乡村振兴“新黔景”。 完善政策体系让工作有方向 如今的桐梓县大河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百花齐放。 “镇里的发展,离不开各村党组织的带动,更离不开省里完善的政策体系指引。”镇党委书记王定伦坦言。 今年1月,贵州制定出台的《关于推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在农村,重点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深入实施“千乡争创、万村提升”示范创建,切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按照指导意见清晰的发展路径——大河镇天桥村党支部书记蒋晓华将30亩茯苓种植面积扩大到60亩,天麻种植了40亩,烤烟和红粱分别种了100亩和200亩;七二社区党支部书记方勇带领村民从乡村旅游的“硬件”上下功夫,对道路进行“提档升级”、打造景观步道和马料滩景观瀑布,今年预计乡村旅游收入可达1200万元。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贵州先后在省级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2020年7月,出台《贵州省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办法》、2021年4月出台《关于实施“五个一批”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的工作细则》、2022年11月出台《贵州省加强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管理监督实施办法》。 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制定具体措施,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贵阳市扎实开展配强一个支书、建好一支队伍、打造一个中心、健全一个机制、找准一条路子的“五个一”行动,不断增强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毕节市深入实施铸魂、固本、塑形、聚力、健体“党建五项行动”,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各项重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一项项行之有效的政策,一个个求真务实的举措,为全省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遵循和依据。 壮大集体经济让工作有成效 “我们村目前发展林下食用菌200亩、中药材300亩,建设菌棒加工厂和智能菇房2个,解决5000余人次务工,人均增收4000元……”提及村里的产业发展,石阡县枫香乡鸳鸯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滕建康滔滔不绝。 两年前,鸳鸯湖村因耕地少、林地多,产业发展一度遭遇困境。为破解难题,鸳鸯湖村按照全乡“东药西菌”产业布局,谋划发展村集体产业,按照“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以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合作社负责人,党支部、村委会和合作社“三合一”共建组织,有力统筹各方资源;把村内3名致富带头人和土专家选入村级班子,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注入智力支撑。两年的探索创新,该村成功走出了一条小而精的林下经济发展道路。 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 全省各地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突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不断提升组织力,推动村党组织强基固本、提质增效。 各地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务实举措,对集体经济薄弱村实行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包保,强化资金、项目、政策支持;全面实施“党建引领、产业富民”行动,总结推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经验做法,大力推行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成立由集体和群众入股的集体经济组织;推广“龙头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组织方式,实现村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双赢。 2019年以来,贵州整合中央和省级扶持集体经济发展资金28.24亿元,扶持2861个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组织418家国有企业、3659个先进村结对帮扶,发挥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优势,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2022年底,全省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1318个,5万元以上的村1.5万多个。 建队伍强本领让工作有人才 “我们采取‘党委领导、村企控股、村民入股、企业参股’模式,推动全民积极参股、全村抱团发展,解决1061人就近就业……”在遵义市红花岗区“先锋党课”上,深溪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龙江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健应邀上台宣讲。 红花岗区采取“先锋党课”“擂台比武”“蹲点调研”等方式,营造比学赶超、共同进步的干事创业氛围。同时,择优从村级党组织书记、龙头企业高管、专家学者中选配导师,建立“1名优秀导师+N名帮带成员”结对培养机制,面对面讲、手把手教。 目前,全区共开展培训23期覆盖1900人次,57名导师结成帮扶对子132对,实地指导90场次。 聚焦乡村振兴重点任务,贵州正以务实举措真抓实干,努力锻造本领强、业务过硬、能担重任的干部队伍—— 大力推广“双培养”经验做法,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村党组织带头人。第十一届村(社区)“两委”换届后,全省15418个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为40.5岁、同比下降6.5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54.6%、同比提高20个百分点,队伍结构得到整体优化提升。 大力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培训,每年由县级以上党委对村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一次,县委书记、组织部长每年至少为村党组织书记授一次课。开办新时代学习大讲堂,定期邀请省直厅局及业务处室负责人、有关专家学者授课,将党的政策方针和工作要求传达到农村最基层。 以县为单位制定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任务清单,每年下发履职要点,深入开展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擂台比武”,目前全省所有村党组织书记均参加了“比武”。 同时,各地深入推进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扎实开展党建工作半年成效考核评估,着力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提升乡村振兴成色。 |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可观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澎湃的消费活力: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详细]
韩美两国防长商定,将共同检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落实情况,以保障美国切实履行对韩协防承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