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文明一分钟》。 今天是2023年7月25日星期二。 今天的文明时事: 1. 2023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互联网与文明创建论坛在福建厦门举行 7月18日,由中央文明办、中央网信办指导,中央文明办一局、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人民网、中国文明网主办的2023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互联网与文明创建论坛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论坛主题为“走好网上群众路线践行创建为民宗旨”,论坛包括“嘉宾致辞”“主题演讲”“圆桌对话”等主要环节,与会嘉宾围绕论坛主题进行深入交流研讨。 2. 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等6部门发布“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6部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马依彤、邓景辉、刘中民、李桂科、李德生、陈章、范代娣、柯卫东、袁守根、唐立梅等10人入选。发布仪式现场播放了“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视频短片,从不同侧面采访讲述了他们的工作生活感悟。主办单位负责同志为他们颁发了“最美科技工作者”证书。 3. 贵州省1个社区入选完整社区建设全国试点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7部门发布《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等关于印发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名单的通知》,全国106个入选社区将开展为期2年的试点建设工作。其中,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栗坪社区入选。 文明小故事 乌蒙深处,“独臂医生”29年守护村民健康 一口药箱、一把花伞、一双雨鞋、一个总是行色匆匆的身影,这是朱大清20多年来给村民们留下的印象。 朱大清在村卫生室填写患者病历。 朱大清是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麻乍镇新水村的一名乡村医生,出生在行医世家的他,因左上肢先天性缺失症,导致左手残疾。但他从小立下医学志向,要像父亲一样用自己的医术来为乡亲们治病。 朱大清(左)在给患者查看医院检验报告单。 朱大清登门给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输液。 1994年,朱大清从贵阳医学院中医专业毕业后,回到缺医少药的家乡新水村,背起父亲生前留下的老药箱,行走在云贵两省交界处的乌蒙山里,行医问诊,救死扶伤。 朱大清(右)在中药房给患者抓药。 朱大清说,以前村里没有电话,交通不便,经常有急诊病人家属走几十里山路来到他家,请他出诊。只要病人有需要,无论夜多深,山路多湿滑,他从来不推辞。 上图为:2023年7月19日,朱大清出诊时走在宽敞的水泥路上; 下图为:2012年7月4日,朱大清出诊时走在泥泞的山路上。 29年来,朱大清的行医足迹遍及云贵两省几十个乡镇。对于家庭经济拮据的村民,他治好就走,不忍心向乡亲们讨要医药费,乡亲们都称赞朱大清是“良心好医生”。 上图为:2023年7月19日,朱大清出诊时走在宽敞的水泥路上; 下图为:2012年7月5日,朱大清出诊时走在未硬化的公路上。 综合自中国文明网、新华社、多彩贵州网、威宁文明网 |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可观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澎湃的消费活力: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详细]
韩美两国防长商定,将共同检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落实情况,以保障美国切实履行对韩协防承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