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黑龙江党政代表团在上海学习考察的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是一个了解上海的好地方,在这里参观者可以看到上海围绕人民生活和产业发展,对城市进行的谋篇布局,很能体会到上海人的坚守与创新。 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展厅 先说坚守。 这坚守的是安全底线。 在国内,城市规划展示馆很常见,但展示地面防治沉降却只此一份,这也充分显示出,上海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作给予的充分重视。 上海是我国最早发现和控制地面沉降的城市,已经从技术方向、综合管理、法规保障等层面采取了一系列地面沉降的防控措施。为了防治沉降,上海市禁止开采地下水,甚至对楼宇建设“限高”“限密”。地面沉降对基础设施、建筑物等影响巨大,上海在地面沉降防治上采取保守态度,积极防治,自2007年以来,年均地面沉降量持续控制在6毫米以内。 这坚守的是原汁原味。 寸土寸金的上海结合规划确定了397条风貌保护道路(街巷),并提出64条“永不拓宽”道路,就连这条街上的树木都要保留。在上海人看来,正是这些凝固的建筑,展现了上海多元丰富的城市文化。 上海南京东路 确实如此,上海的外滩、思南路早已经是汇聚外地游客之地,就连一些创新公司,也愿意在历史街区的梧桐树下开启每天的创新生活,并且用科技型企业的创新文化,为老街添加新色彩,打通了历史街区保护与科技、文化、艺术、商业、办公之间的边界。 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的沙盘 再说创新。 都说上海人精明,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内可以看到上海人连地下的空间都已经做好开发计划。地下15米以上,可以做地铁车站、仓储、过街通道。地下30米以上,做建筑桩基、地铁隧道、部分市政干管,地下65米到50米间,可以做数据中心、实验室、特种仓库以及水资源调蓄设施等等,确实体会到了大上海的寸土寸金。 为了便民生活,上海市还提出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以“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为目标。以每个家庭为中心,附近要有幼儿园、学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园、儿童游乐场所、还要有养老设施、社区行政设施、社区室内体育场所和文化设施、大型超市。 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就是一个非常热闹社区服务中心。一楼有便民服务窗口,可以办理190项全市通办业务,社区食堂内不但可以堂食还有外送服务,极大方便了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二楼提供托老所、亲子阅读。白天独自在家的老人有了聚首的地方,一起下棋、打牌、唱歌,有了朋友不再寂寞,甚至还可以做一些常规的身体检查。小孩子也可以在这里写作业、读绘本,交友玩耍。在这里便捷带来的幸福感,可能只需要15分钟就能获得。 五座新城定位清晰 城市发展需要产业支撑。上海对于城市空间新格局的设定更是让人惊叹——除了主城区,嘉定、松江、奉贤、青浦、南汇五座新城定位清晰。像嘉定新城要成为沪苏合作桥头堡,南汇则要成为一个世界顶尖科学家云集的新城。一个世界顶尖科学家的能量就足以让产业发生巨变,如果上海出现一个科学家云集的城区将释放怎样的能量? 坚守与创新,看起来矛盾,实则锚定思路笃行不怠,这一理念伴随着上海追求卓越的步伐一路前行。 |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可观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澎湃的消费活力: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详细]
韩美两国防长商定,将共同检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落实情况,以保障美国切实履行对韩协防承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