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密乡杨梅湖风景秀美,果树茂盛;文武坝镇古坊村河水潺潺,游客不断;莲塘村“颜值”刷新,充满“硒”望......一幅幅生态画卷的背后,彰显的是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围绕打造“三地一城”、建设“独好会昌”目标,全力推进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智慧和努力。 筑牢生态底色 近日,来到小密乡杨梅湖清洁小流域的水保生态示范园,目之所及,皆是秀美风光,现场游人或戏水,或采摘,纵享休闲时光。 “这里早年是一片荒山,每年汛期滑坡塌方频发、水土流失严重。我刚来时,这边还在建设中,这些年各种设施相继完善,如今,杨梅湖已蜕变成了风景秀美、设施完善、生态与经济效应双赢的发展沃土。”赣州市财政局驻小密乡干部赖文乐说。 近年来,会昌县因地制宜,扎实稳步推进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开展了庄溪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项目,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5平方公里,以庄埠乡寨富村庄溪茶场项目为重点进行山上山下治理,累计完成中央投资473万元,力争成为省市级水保示范工程。 此外,为加快全县崩岗侵蚀综合治理步伐,会昌县对全县400多个崩岗进行了全面调查核实,建立了崩岗侵蚀治理台账,为下一步治理奠定坚实基础。2022年,会昌县已完成全口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4平方公里,超额完成市级下达该县21平方公里的年度治理任务。 厚植水土绿色 “以前这里是两个废弃砖厂,经过专家妙手回春,现在草木丰茂,秧苗茁壮,现在种上了80多亩水稻,每季亩产能有800多斤。”聊起村子的变化,周田镇连丰村党支部书记刘兴泽深有体会。 这是会昌县创新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方式,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的生动体现。近年来,会昌县从严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严把方案审批关,加强生产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管,截至目前,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42份,审批水土保持方案36个。 同时,以查处水土保持典型违法案件为切入点,强化以案释法、以案示警,对违法企业进行处罚,压实企业监管责任。对生产建设、方案编制、设计、施工、监理、监测和验收报告编制等单位进行责任追究和信用监管,实行“重点关注名单”及“黑名单”每季度向市中心报送制度,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开展全县山地林果开发专项整治工作,抓好全县山地林果遥感问题图斑整改“回头看”工作,确保问题整改到位;组织开展矿山生态环境问题专项行动“回头看”,巩固整治效果,防止问题反弹,形成会昌水土保持新格局。 增添发展亮色 “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了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意义和艰辛,我也要从自己做起,主动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会昌县富城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杨招发说。 近日,“水土保持进校园”宣讲队来到富城中心小学进行宣讲,用生动案例讲解水土保持知识,受到广大师生欢迎。近年来,为增强全县广大干部、党员、群众水土保持意识,培育浓厚的水保生态文化氛围。会昌县充分利用“全市水土保持宣传周”、水土保持法修订施行和《赣州市水土保持条例》实施3周年纪念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多渠道、多样式、全方位、大力度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学习与宣传活动。统筹做好水土保持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两新”。同时广泛开展“水土保持进校园”活动,通过开展观看一次《坔保大救援》动画片、开好一次水土保持主题班会、开展一次水土保持主题征文、举办一次水土保持科普讲座讲解水土保持等“四个一”活动,深入宣传水土保持对于推进会昌县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截至目前,共举办水土保持科普讲座50余场,印发宣传手册5000余册。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做好全县水土保持的预防监督、综合治理、宣传教育等工作,特别是在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示范创建等方面努力创新创特,扎实做好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建设,为会昌县创建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夯实基础。”会昌县水土保持中心负责人宋方辉表示。(刘兆春 欧阳清 王恩臻) |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可观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澎湃的消费活力: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详细]
韩美两国防长商定,将共同检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落实情况,以保障美国切实履行对韩协防承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