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在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沈巷镇四连村,农业无人机在为小麦喷洒化肥(无人机照片)。 自2019年以来,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把“小田变大田”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要内容,一体规划设计、一体推进实施,实现自然地块“小并大”,目前已实施“小田变大田”项目7.8万亩。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农田灌溉水利用率、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率、道路通达率等大幅提高,便于机械化作业和规模化生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这是2月15日在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沈巷镇拍摄的“小并大”后的农田(无人机照片)。 自2019年以来,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把“小田变大田”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要内容,一体规划设计、一体推进实施,实现自然地块“小并大”,目前已实施“小田变大田”项目7.8万亩。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农田灌溉水利用率、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率、道路通达率等大幅提高,便于机械化作业和规模化生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这是2月15日在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沈巷镇拍摄的“小并大”后的农田(无人机照片)。 自2019年以来,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把“小田变大田”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要内容,一体规划设计、一体推进实施,实现自然地块“小并大”,目前已实施“小田变大田”项目7.8万亩。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农田灌溉水利用率、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率、道路通达率等大幅提高,便于机械化作业和规模化生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这是2月15日在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沈巷镇拍摄的“小并大”后的农田(无人机照片)。 自2019年以来,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把“小田变大田”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要内容,一体规划设计、一体推进实施,实现自然地块“小并大”,目前已实施“小田变大田”项目7.8万亩。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农田灌溉水利用率、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率、道路通达率等大幅提高,便于机械化作业和规模化生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可观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澎湃的消费活力: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详细]
韩美两国防长商定,将共同检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落实情况,以保障美国切实履行对韩协防承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