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短视频、微短剧、“1分钟看懂”等视频内容成为很多人日常消遣的对象。尽管形态丰富、内容各异,但这些产品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时间维度“短”。可见,我们正在进入,或已经进入了知识的“速食时代”。 01 当前在各类媒体平台中的文化传播特征中,既有“速食文化”,也有“文化速食”。 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全年共上线重点网络微短剧384部,较2022年增加一倍多。此外,经常观看微短剧用户占比达39.9%,仅次于电视剧/网络剧和电影/网络电影。 短平快时代,总会有新话题、新领域出现,“短”的知识产品,似乎更容易“吸粉”。“速食文化”的流行密码是因为“短”吗? 与速食类似,方便、快捷的体验或许是“速食文化”的重要特质。然而,究其核心,是“速食”有效整合了用户快节奏生活中的碎片时间,弥补了原本“正餐”的短板。 像短视频,它的内容简短、场景简化、叙事多层反转,把复杂的信息或情绪压缩在一个较小的体量里,在短时间内完成故事闭环,实现“凝缩之后的膨胀”,让观看的人体验到剧情“爽点”。这一满足感在大众消费中,则体现为时间和试错成本的降低。 02 时下,传统消费文化发生转变。地位商品,如奢侈品消费下降明显,大众消费已从“地位消费”转向了“情绪消费”。在大数据及算法加持下,“速食”能精准触达合适人群,点燃消费者的付费热情。于是,生产快速消费的知识内容和概念策划成为自媒体市场的“重要赛道”。 |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可观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澎湃的消费活力: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详细]
韩美两国防长商定,将共同检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落实情况,以保障美国切实履行对韩协防承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