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阿姨们,短信上的链接点进去还能赚钱?哪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好多都是电信诈骗,遇到赶快删除……”黄家社区组织党员和居民开起了宣讲会,与街坊邻居唠嗑,聊家常。电信反诈案例、医保参保知识,这些群众的身边事都是宣讲的“重头戏”。 近年来,崇仁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宣讲主阵地,解锁理论宣讲“新密码”,将理论宣讲既搬上“云端”又种在“土里”,以“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宣讲方式,推动基层理论宣讲更有针对性和感染力。 创新形式,分层分众,让群众“融进去、有共鸣”。崇仁县创新开展理论学习,基层宣传宣讲“自选动作”。将宣讲内容编成快板、小品、顺口溜、歌曲等大众易于接受的形式,通过“小切口”讲述“大道理”,开展宣讲“六进”活动2000余次。利用微信平台的“微传播+”优势,有机结合乡村振兴、美丽中国建设等内容,融合崇仁地方特色,针对不同受众群体设计“微营养大餐”,线上线下覆盖群众48万人次。 精心谋划,整合资源,使宣讲“接地气、有生气”。该县统筹全县各类资源、盘活各种资产,按照“一所一站一特色”的思路,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居家养老、百姓舞台、宗祠讲堂、集市、崇仁第一支部古塘和东山岭红色教育基地等场所,广泛开展基层理论学习和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探索“1+15+168+N”模式,建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6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N个。建立一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三项机制,实现全县上下“一张网”“一盘棋”,一体化推进实施,精准化对接群众需求,常态化开展党的理论传播工作,让“小阵地”发挥“大作用”,积极有效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多措并举,选培队伍,把理论“讲清楚、更精准”。做好新时代的理论宣讲,关键在人。崇仁县通过以赛促讲,以赛代训,助力打造一支“会讲、能讲、善讲”的基层优秀理论宣讲员队伍。统筹整合体制内外资源,形成老干部、骨干法律明白人、志愿服务队和“好人宣讲队”等宣传矩阵,积极打造“仁理讲堂”基层理论宣讲品牌,充分激发身边具有话语影响力的群体宣讲效能。引导各级宣讲员做好“结合”文章,与老百姓的火热生活、群众身边可知可感的人和事联系起来,让理论宣讲更接地气、更动人心。(王晶龙) |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可观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澎湃的消费活力: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详细]
韩美两国防长商定,将共同检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落实情况,以保障美国切实履行对韩协防承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