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江西省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在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举办,活动旨在广泛宣传江西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不断提高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积极引导全社会践行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 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及省内相关负责同志共计300余人齐聚“纯净资溪”,共同探讨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路径。 据悉,江西省现有记录的野生脊椎动物1007种,占全国总数的21.5%。其中,江西省陆生野生动物中,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有42种,二级保护的有146种。野生高等植物6337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有79种,其中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有6种,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的有73种。目前,江西拥有全球100%的蓝冠噪鹃,98%的白鹤,80%的东方白鹤,70%的鸳鸯,60%的鸿雁,50%的长江流域江豚及50%的中华秋沙鸭,60%的鸿雁,50%的长江流域江豚以及50%的中华秋沙鸭。 “近年来,资溪县不断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生态环境质量和生物多样性持续提升,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绿色发展新路。”资溪县委书记吴淑琴在活动上介绍,资溪拥有87.7%的森林覆盖率,3个国家级生态功能区,1043公顷的湿地保护面积,孕育出21个国家珍惜濒危物种、2934种高等植物、387种脊椎动物、246种鸟类、35种鱼类、1000余种昆虫和海南鳽(jiān)、无斑南鳅2个生态指示性物种,是名副其实的“动植物基因库”。 |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可观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澎湃的消费活力: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详细]
韩美两国防长商定,将共同检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落实情况,以保障美国切实履行对韩协防承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