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河上村坚持“党建+法治+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形成了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法治治理生动局面,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法治治理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社会治理活力。 “一红一蓝”创新法治联建 河上村与县公安、司法等部门组建“红蓝”基层党建联盟,创新实施“党建+联治”农村治理新模式。将法律服务工作室与村便民服务中心阵地联建,用最小场地实现服务功能最大化。以“联学共享”的思路,围绕重大节庆活动、重要会议精神等内容共过主题党日、共话廉政教育、共学法律知识等活动,不断凝聚党员向心力,提升法律业务水平。每季度开展一次治安排查座谈会,深入分析村内治安形势,将各部门摸排、收集的矛盾纠纷信息逐一共享,梳理归类、登记汇总,及时解决各部门信息不畅的问题,确保第一时间了解矛盾源头,合力拟定化解方案。 “一问一答”做实法治联讲 为切实打通普法宣传教育“最后一公里”,引导群众养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良好习惯,该村结合平安村创建,开展送法入户宣讲活动,面对面解答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让百姓足不出户就能学习各类法律知识。针对村民白天下地干农活没时间的情况,支部利用村民小组会、议事会、赶圩日等开展“法治夜校”专题讲座,以案释法与老百姓谈“案情”,讲“故事”。 “邹所长的案例讲解太生动太贴切我们农村了,比电视里法治频道讲得还有趣。”在河上村的祠堂里,河上镇派出所邹丽华结合平时自己遇到的案件,为大家进行法律案例讲解。课堂上,接地气的“崇仁话”将法律条文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普法更生动、更实用。 在河上村,“法治夜校”成为大家茶余饭后最常谈起的话题,成为村民生命财产的“法治守护站”。目前,河上村法治夜校已开讲十余课,解决了群众不知道到哪找“法”和长途奔波找“法”的问题。 “一点一滴”推进法治联解 村里的事往往都是家长里短的琐碎事,却又是关系群众和谐相处的大事。如何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促进邻里和谐?该村在党员先锋队里挑选出骨干,组建起一支守法、懂法的法治调解小分队,用自己的“铁脚板”将村民矛盾化解在村口,成了村民们最信赖的“和事佬”。 “老黄,先喝口水,不要着急,你看派出所的民警也在,这个事我们要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在河上村的和事亭里,党支部书记陈国明和派出所民警联合调解,成功让纠纷双方握手言和。这些年,不管遇到什么矛盾纠纷,不管下雨下雪,基层党建联盟支部总能第一时间入户调解,针对不同调解对象、矛盾类别、化解难度等,充分发挥各部门业务特长,让矛盾化解在基层。(余鹏) |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可观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澎湃的消费活力: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详细]
韩美两国防长商定,将共同检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落实情况,以保障美国切实履行对韩协防承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