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4月3日报道 当越来越多的车企被卷入这场“降价伤企业,不降价伤销量”的价格战中,供求关系失衡的汽车市场将走向何方?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if (1/*/(iPhone|iPad|iPod|Android|NETEASEBOBO|blackberry|bbd+)/ig.test(navigator.userAgent)||/safari|chrome|firefox/i.test(navigator.userAgent)*/){ var str1 = '';document.getElementById("FPlayer1404863609673").parentNode.innerHTML = str1 + str2;}</script>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清楚导致这次降价潮的原因是什么,中汽协给出了四个成因: 1、传统燃油车销量低迷,库存处于高位; 2、国六排放标准关于RDE的要求临近实施; 3、合资品牌以价换量提高市场份额; 4、地方政府要提振经济,助力区域产业发展。 就目前来看,这一轮降价潮所带来的影响,已经初步显现。先来说结果:车市销量下滑、二手车市场地震、新产品定价系统紊乱、消费者持币待购,车市洗牌加剧。 一位车企负责人告诉网易汽车,市场如此降价,势必会导致曾经新车价格坚挺或者品牌溢价较强的企业出现严重的销量下滑,而在二手车市场,像CR-V这些保值率较高的车型,也将会被打下神坛。 这一说法在二手车市场也得到了印证,据了解,在广西的一个二手车市场里,那些手握10台左右车源的二手车商已经消失了30多家。 由此可见,价格战不仅没有令车市出现预想的火爆场面,反而加剧了部分消费者持币待购的观望心态,如若任其发展,势必会对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造成极大损害。 对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表示,补贴行为不应有任何选择性或针对性,应从汽车市场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出台普惠性汽车消费补贴政策,让利消费者。 中汽协也表示,价格战不会长久,物有所值是永恒的商业法则,汽车企业应该着眼长远,在产品技术、质量、服务、品牌力等方面多下功夫。 针对接下来车市的发展走向,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路嘉敏给出了三个阶段的预测: 阶段一:政企联合促销,类似“囚徒困境”。预计3到6月底,各地开展价格补贴、各汽车品牌加入价格战,短期内将对销量增长形成有效拉动,但中长期看,价格体系混乱也会造成部分消费者持币观望,同时降幅较大的车企品牌力受损或不可逆转。 阶段二:价格战长期存续,但消费者更多聚焦“技术、产品、服务”,市场份额向头部集中。在此阶段市场份额将加速向头部自主及新能源品牌集中,二三线品牌市场份额或面临长期下滑趋势。 阶段三:部分二三线品牌及新势力出局。价格战结束的标志往往是尾部车企退出,实现市场出清。因此,弱势合资品牌将逐渐被淘汰出局,退出中国市场;弱势造车新势力或面临收购整合。 对此,你怎么看? |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可观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澎湃的消费活力: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详细]
韩美两国防长商定,将共同检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落实情况,以保障美国切实履行对韩协防承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