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8日是第113个国际劳动妇女节。在黑龙江教育系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女性杰出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者。她们是精明干练的“铁娘子”、是教学一线的引领者、是将青春奉献教育事业的践行者。她们刚柔并济,是教育路上温暖又坚韧的巾帼力量。记者走进龙江高校,寻找教育战线中温柔又强大的“她力量”。 韩春苗:回报母校的最年轻博导 “原来我对化学的认知只是反应方程式,深入研究后才知道,化学一直在不断地刷新着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改变着世界。”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韩春苗告诉记者。1987年出生的她,是黑龙江大学成立82年来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但无论学生还是同事,都对她的科研实力十分认可,认为她是可以并肩攻关科研难题的战友。 韩春苗在实验室 在黑龙江大学化学实验班,韩春苗本科毕业后被保送研究生,研究生三年成绩一直名利前茅,硕士毕业后又保送至复旦大学无机化学专业。2016年毕业时,许多知名高校都向她抛来橄榄枝,但韩春苗坚定地选择回到母校黑大任教。她说:“如果我继续做科学研究,那我一定要回到我的母校。因为黑大化学培养了我,希望自己可以为母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与团队人员探讨问题 目前,韩春苗从事国际前沿交叉学科“有机光电子学”领域的研究,在第三代平板显示和照明技术中,针对“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光学和电学性质间的矛盾”问题,韩春苗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法和理论,通过化学手段成功实现了材料光电功能的整合和提升,并形成了一批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新材料和器件。 教学实践 韩春苗与硕士、博士生共同探索新材料的奥秘时,在设计合成目标有机材料中,无意间分离得到了反应的副产物。而副产物表现出了非常优异的光电性能,相关实验结果在化学学科的顶尖期刊上发表。韩春苗说:“意外的发现和收获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不确定性,也体会到了科学研究要有善于发现意外的眼睛。” 截至目前,韩春苗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项目10余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0项,已技术转让2项。自主成立了哈尔滨悦磷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将科研成果直接转化。 为学生分享经验 在学生眼中,韩春苗是传递正能量的人生导师,是学生的楷模和榜样。在同事眼中,她是勇于创新的科研工作者,是青年教师的典范。作为一线教师,韩春苗将继续深入科研和教学第一线,坚持为党育人,为国家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担当、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董丽敏:培养人才遍地开花 作为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董丽敏24年教书育人,坚持做好科研项目的同时,为学生耐心讲解难点疑点,为青年教师传授多年积累的教学与科研体会。 视频会议 她经常组织无机系师生座谈会,给学生在学习、创新、考研、就业等方向进行引领;学生在考研遇到问题时,她认真指导;学生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她无私帮助。她热情开朗的性格,感染着周围的学生,他们亲切地称她为“董姐”。为了吸引学生更好地投身于科研学习和工作中,董丽敏坚持使用板书授课,推导公式,往往一堂课下来,教室的黑板已经擦过几遍。 会议现场 董丽敏不仅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还在“光电功能石墨创新团队”建设中帮助团队的每位教师确定科研方向,申报各类课题和奖项,经过努力团队中1人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龙江学者,4人入选黑龙江省新世纪优秀人才等重要荣誉。 “把实验室当做‘家’,作为科研工作者,就要有这股韧劲和拼劲。”董丽敏常说,“保持热爱,并为之努力,遇到瓶颈期就是向下一个时期迈进的最好时机。” 走访校企合作单位 多年来,董丽敏培养的研究生已经遍布国内外各大知名高校深造,有些研究生在工作岗位上勇挑重担,在行业有较高的声望。他们感念老师当年的培养和帮助,又回到哈理工无机系来招毕业生,促成了更多的学生就业。还有的毕业生主动联系董老师,邀请她带学生去自己单位实习,这又扩大了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及实践基地。 在董丽敏的带领下,全院师生共同努力,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推动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深入打造具有地方影响力的学科专业品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学院现有的9个专业中,有7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5个专业进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专业为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院长论坛活动现场 下一步,董丽敏将带领全院师生以服务国家“双碳”目标、服务制造强国战略需求,加强材料、化工与智能制造的交叉融合,创新开展能源动力装备材料轻量化、芯片封装材料集成化、能源材料低碳化等领域的科技攻关,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高校力量。 陈晨:弘扬东北抗联精神 “作为抗联后代和抗联文化传播大使,我肩负着宣传抗联历史的使命和责任,为宣传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到处奔走,在大中小学、乡村社区、企事业单位进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宣讲。不断在红色文化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使抗联精神在时代新人中传承。”哈尔滨学院党委组织员、声乐教师陈晨,截至目前已开展宣讲近100场,线上线下受众达百万人次。 宣讲活动现场 陈晨是曾经最小抗联战士、中国首批具备伞降能力的女兵、“最佳抗联代言人”李敏的孙女。她认为,在教学中全程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在《声乐》课程中把抗联歌曲作为东北地方音乐的重点来讲授,是作为抗联后代的责任与使命。 从业14年的陈晨,回忆起刚参加工作时,一名大一新生发烧住院,她照顾了一整夜,教师节学生送给她一张卡片,上面写到:“谢谢老师!在我还没有适应大学生活最脆弱的时候,像我的家人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我以后也要成为您这样的老师。爱您!”陈晨说:“我感觉所有的辛苦一瞬间化为乌有,留下的只有甜蜜和感动。” 面向大学生宣传弘扬东北抗联精神 陈晨作为年轻干部“熔炉计划”中学校派出的唯一女性,目前在乡镇挂职工作。陈晨认为,一线教师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要能胜任本职工作,业务比别人精一点,工作效果比别人好一点,贡献也就会多一点、大一点。 在弘扬抗联精神课题研究与文创推广中,陈晨参与建设哈尔滨学院黑龙江“四大精神”文创展览馆,获批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联合命名的“黑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主持省艺术规划课题《建党百年东北抗联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转化研究》,以东北抗联精典歌曲改编、纪录片录制、各种红色记忆主题文创产品的设计和制作推进对大学生及党员干部进行继承革命传统教育,凝聚前行磅礴力量。 荣获2022年度“党课开讲啦”暨“我是党课主讲人”活动一等奖 目前,陈晨被黑龙江省东北抗日联军历史文化研究会授予“突出贡献奖”称号,在黑龙江省“党课开讲啦”暨“我是党课主讲人”活动中荣获一等奖。陈晨说,下一步,她将进行东北抗联精神在大学文化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以及东北抗联精神的传承和弘扬研究。 见习记者 周姿杉 |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可观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澎湃的消费活力: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详细]
韩美两国防长商定,将共同检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落实情况,以保障美国切实履行对韩协防承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