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热点新闻网>。 今天是:
即时
江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 > 内容
义务救生员陈振华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发布时间:2023-03-08 浏览字号:[ ]

今年58岁的陈振华,是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鹰潭车站汽车班的班长,也是一名拥有38年党龄的共产党员,1989年退伍后进入鹰潭车站工作,平日里待人谦逊热情,工作中也是勤勉负责。

从小酷爱游泳的陈振华,曾是一名专业的游泳运动员,在10岁的时候被选拔到上饶市体校参加游泳训练,工作后也一直坚持游泳,并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类游泳比赛,先后参加过15届全国冬泳锦标赛,多次获得不俗的成绩。

在江西鹰潭,陈振华被当地人所称道的是他的另一个身份——信江河畔的义务救生员。说起救人,陈振华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次救人,那年他才年仅12岁。“那是1977年夏天的一个早上,我们刚到某水库开展训练,突然听见对岸有人呼救,我猛地向对岸游去,在浑浊的水中摸索了两次才将人救起,但令人惋惜的是,溺水者被送到医院后还是没有抢救回来。”这件事对陈振华的触动很大,但也更加坚定了他救人的决心和信念。

近年来,人们游泳、凫水的热情不减,溺水事件也时有发生。无论是身后拴着“跟屁虫”、带着救生圈的初学者,还是那些见水就一脸兴奋,自认为泳技不错,脱光衣服猛地扎进水里的年轻人,都有可能成为那个在水里喊“救命”的人,而他们很多也都曾是被陈振华施救过的对象。碰上水中扭打在一起的小年轻或是刚在岸边运动完,大汗淋漓,没等休息就想往水里跳的人,陈振华总是不厌其烦地上前提醒,因为在他看来,体力不支、身体抽筋都是溺水的重要原因。

2022年7月31日,鹰潭市信江冬泳场传来呼救声,一个小伙因腿部抽筋在慌乱中开始下沉。正在巡河的陈振华和同伴见状,奋不顾身跳入水中,成功将小伙救上岸,多亏了两人的及时相救,才避免了悲剧发生。

在水中,救援者和溺水者一样脆弱。对于年近六旬的陈振华而言,年纪越大,每一次施救都考验着自身的体力和技术,危险是无处不在的。一次,一个体重200多斤的男子溺水,陈振华见状跳入水中施救,他原本想从背后托起这名男子,没想到被这名男子当作救命稻草一把抓住,一时间双手无法挣脱和动弹,好在借力边上的石块,双腿用力登上了岸,才松了口气。水中环境也颇为复杂,因为救人,陈振华的脚底板和胳膊常常被碎玻璃割伤。

正因如此,陈振华的妻子因为担心有时也会劝他:“已经不是小年轻了,有些事不要逞强。”而他总是不以为然。2022年7月,一名男子因腿部抽筋溺水,陈振华立即对其施救,这一过程,恰好被路过的市民拍下来发到了网上,随后当地媒体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陈振华坦言道:“我有这个能力,岂有见死不救的道理。”

40多年来,陈振华始终如一守护在水流湍急的信江河畔,担当义务救生员,先后挽救了百余名溺水者的生命。陈振华说自己并未精确统计过这个数字,他爱好游泳,看到身边有人溺水,“顺手”就救了。

陈振华深知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在多年前,他就试着组建了一支民间水上救援队,在信江河周边水域开展水上训练救援志愿服务,队员都是从身边的同事、朋友,亲戚中拉来的。直到2015年,已是鹰潭市冬泳协会副秘书长的陈振华,借机正式向鹰潭市红十字会申请成立了鹰潭市红十字水上救援队。这些年,这支队伍渐渐“扩容”,陆续吸纳了个体商户、教师、医生、警察、公务员等各行业游泳爱好者加入。在队长陈振华的带领下,救援队无偿为周边水域市民和游泳爱好者开展水上救援培训,定期向市民和社会公众科普急救知识、宣传夏季防溺水常识。

此外,他还组织队员在“雷锋日”等重要节点开展捡垃圾、无偿献血等志愿服务活动,用行动激发周围人的服务热情,每年累计和队员一起参与志愿服务超过1000小时。

救的人多了,陈振华见义勇为的事迹不胫而走,被市民广为称赞,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先后获评“平安鹰潭建设先进个人”“感动月湖人物”和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度“十大平凡之星”等荣誉称号。(王正南、张坤茹)

责编:systt
热点新闻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律师团队 地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