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拒绝“美丽的冒险”!医美类医疗器械种类繁多消费者如何甄别? 近年来,医疗美容正逐步成为一些消费者的热门选择。然而,医美行业乱象丛生,暗藏不少消费风险和陷阱。今年1月6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布了“美容行业问卷调查”结果,约有37.50%的消费者担心产品设备质量问题。医美类医疗器械成为医美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北京抽检查获玻尿酸 不达标产品2489支 对医美类医疗器械产品的监管、执法,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一直保持高压态势。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管执法总队查处了一起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俗称玻尿酸)质量不合格的案件,经检验,该产品中的游离透明质酸钠含量超标。 此案共查获不达标产品2489支,货值金额为74670元。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可按货值的5-20倍予以处罚,鉴于这批产品未流入市场,最终以货值金额10倍对该企业罚款746700元。 玻尿酸滥用风险大 消费者需谨慎 实际上,微整形填充类的材料在国外已经应用多年,玻尿酸自2009年引进国内后,近些年在我国快速发展,但是风险也随之而来。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注射美容中心主任陈光宇:不需要治疗后的休息,是一个微整形,像一些老化了之后的局部组织的萎缩,造成皮肤松弛等等这些填充都可以。 据了解,这个小小针剂一样的材料在我国已经从早期的两三种发展到了现在的60种。高速发展的背后,监管异常重要。在这个看似安全的材料背后,也有不可逾越的安全标准底线。 |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可观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澎湃的消费活力: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详细]
韩美两国防长商定,将共同检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落实情况,以保障美国切实履行对韩协防承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