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老百姓一直在盼着这一天,”浦东新区康桥镇花墙村居民征收签约启动的第一天,村民赵章林就赶来挑选心仪的房源,顺利完成了签约。很快,这一家人就可以告别祖孙三代11人挤在一间屋子里的逼仄,搬进心心念念的电梯房了。 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旧住房、“城中村”等“两旧一村”问题,是困扰上海多年的民生难题。浦东新区今年制定了72个“城中村”改造实施方案,加大资源统筹,争取规划、土地、资金等政策支持,让“城中村”拔点和改造持续跑出加速度。康桥花墙片区土地储备项目就是其中首批启动签约的“城中村”拔点点位,截至12月12日,项目签约率已达100%。 疫情突袭,摸底工作一度受影响 康桥花墙片区土地储备项目属于浦东北蔡楔形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浦开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浦东地产有限公司负责实施。整个项目占地约16.5公顷,涉及康桥花墙村4、5、6组村民动迁约170产。 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这里一排排的农民村宅基本都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末,大部分都是联排联建,区域内无农民建房审批条件,眼见着房屋逐渐老旧,村民却一直没有办法改扩建,不能改善自己的生活住房条件。 花墙村居委会党总支书记曹建军说,花墙村北侧隔一条马路就是垃圾焚烧厂,东面又临近工业物流园区,村民日常生活很难不受影响,“这几年,村里外来人口不断增多,人口倒挂现象也较为突出”。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去年11月底,康桥花墙片区土地储备项目的成片开发方案获得批复,标志着项目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浦东地产有限公司派出“小分队”,马不停蹄地开启了项目立项申报工作,与评估公司一起多次踏勘现场,收集并梳理相关资料。 由于项目历史背景较为复杂,现有政策与花墙村实际情况存在差异,康桥镇提出需由征收事务所提前开展“两清”摸底工作。在浦东新区发展改革委、建设交通委、规划土地局等多方支持推动下,浦东第四征收事务所今年3月中旬进场摸底。可原本正要提速的动迁工作,却被疫情打乱了节奏:受制于居住环境,花墙村一度成了疫情“重灾区”。 持续提速,尽早改善村居环境 为了让村民的居住环境早日得到改善,康桥镇、花墙村居委会、浦东地产有限公司、征收四所、评估公司疫情期间也没有让动迁工作出现“断档”,多方协力推进,梳理手头资料,及时向浦东新区发展改革委汇报具体进展情况。6月的第二周,康桥花墙片区土地储备项目取得立项批复,被列入浦东今年72个“城中村”拔点点位。 由此,整个项目推进驶上“快车道”:边界确认、勘测定界、规土意见书等一系列前期手续完成后,9月1日征收土地预公告即“拟征地”对外张贴,项目正式具备房屋征收条件;涉及3个开发商的房源调拨工作又随即展开,征收四所则负责一一落实居民评估公司选举、面积人口认定、公示…… 12月3日,康桥花墙村居民征收签约工作正式启动,截至12日,该项目签约率达到100%,实现清盘。 征收签约的现场,浦东地产有限公司康桥花墙项目负责人感慨万千:“我们曾许下承诺,要在今年年底前启动签约,让老百姓早点搬进新房子,现在我们兑现了承诺。” 老城“新”生,更是民生“新”景 今年7月,上海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这项持续推进30年的民心工程、民生实事,历史性地画上了句号。但同时,全市还有一些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不成套旧住房以及“城中村”,居民改造意愿强烈。 最新出台的《上海市助行业强主体稳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速“城中村”改造,编制“城中村”改造规划,将“城中村”改造项目认定中的集体建设用地占比要求从70%以上降至51%以上。 康桥花墙村项目的率先清盘正是上海全面提速“城中村”改造的一个缩影。放眼整座城市,今年新认定项目不少于8个,项目累计收尾40个,动迁安置房开工率超过90%,一个个“城中村”从老旧村落完成蜕变。 “城中村”改造,是城市更新过后的老城“新”生,更是民生“新”景。就在签约之前,赵章林特意去新房子的工地周边看了看,他告诉记者,自己以后的新家距离花墙村其实并不远,骑电动车只要20分钟,附近还会有个大超市,“相熟的老邻居大多也都住在附近,未来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 |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可观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澎湃的消费活力: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详细]
韩美两国防长商定,将共同检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落实情况,以保障美国切实履行对韩协防承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