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保护东北黑土地,结合当前秋收关键节点,提前做好2023年保护性耕作准备,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2023年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技术指引》,指导科学留住秸秆、规范使用技术,推动保护性耕作扩面与提质有机结合。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以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免耕少耕播种为主的现代耕作制度,具有防治农田扬尘和水土流失、减少秸秆焚烧和温室气体排放、蓄水保墒、培肥地力、节本增效等作用。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3年来,已累计在223个项目实施县实施保护性耕作2.01亿亩次,2022年实施面积达到8300万亩,超额完成8000万亩任务面积。共建设了56个整体推进县和712个县乡级高标准应用基地,25个县实施面积超过100万亩,东北四省区以点带面、梯次铺开的态势已经形成,有力促进了作物稳产增产与地力恢复提升,保护性耕作带来的农业经济、生态综合效应正逐步显现。(总台央视记者 王凯博 陈烨炜) |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可观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澎湃的消费活力: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详细]
韩美两国防长商定,将共同检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落实情况,以保障美国切实履行对韩协防承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