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病毒学首席专家董小平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株自去年11月份出现以来,已经形成了5个大的进化分支,从BA.1到BA.5,这些分支仍然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范围。“整个观察下来,它在传播能力、致病能力和免疫逃逸能力上,各个分支的确有点差异,但是总体上差异不大。” 会上,有记者提问,据报道,近期深圳首现奥密克戎变异株BF.15,哈尔滨首次检出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和BA.5.2.3。奥密克戎变异株变异速度为何如此迅速?应该如何科学看待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变异? 对此,董小平表示,首先,RNA病毒基因组的变异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自然现象,病毒在感染人体复制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变异,这些变异往往是随机的。新冠病毒属于RNA病毒,它的基因组由接近3万个核苷酸组成,在每次复制过程中就可能会有一个到几个核苷酸出现突变,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另一方面,短时间内在全球大规模的疫苗使用和大量自然感染人群的形成的免疫屏障,也会促使新冠病毒变异加速。 “对于新冠病毒的变异,我们往往更加关注对于传播能力、致病能力和免疫逃逸能力的影响,同时也看到,并不是每一种所谓的进化分支或者变异都会明显影响到上面三种能力的改变,所以适时进行病毒变异的监测,对于及时调整防控策略、开展药物和疫苗的研发是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董小平说。(记者孙红丽) |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可观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澎湃的消费活力: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详细]
韩美两国防长商定,将共同检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落实情况,以保障美国切实履行对韩协防承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