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7月26日电 近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35年)》,明确未来交通发展目标及重点。其中提到,河南将建设引领协调的综合交通枢纽,围绕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全球、全国及区域服务能力,促进形成全省更加协调的多中心格局,构建“1+3+4+N”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体系。 所谓“1+3+4+N”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体系,即1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3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4个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N个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着力提升郑州全球影响力和全国辐射力,加快推进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和出海港“四港联动”体系建设,全面构建海陆空、立体式丝绸之路,进一步增强郑州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中的全球坐标、全国支点地位。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巩固提升洛阳、商丘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推动洛阳与郑州、西安共建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枢纽集群,打造以商丘为核心的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桥头堡。建设南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提升副中心城市能级,深化与信阳、驻马店协作互动,引领豫南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协同发展。 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完善安阳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功能,强化信阳大别山革命老区交通枢纽地位,提升漯河全国性邮政快递枢纽功能,打造周口临港型多式联运枢纽,为建设更加广泛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体系做好储备。 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加快建设开封、平顶山、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三门峡、驻马店、济源等10个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支持其他有条件的城市合理规划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优化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完) |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可观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澎湃的消费活力: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详细]
韩美两国防长商定,将共同检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落实情况,以保障美国切实履行对韩协防承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