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热点新闻网>。 今天是:
即时
河南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 > 内容
河南商水县"慧"种田 "望天田"变高产田
来源:中新网河南 发布时间:2022-06-23 浏览字号:[ ]

种粮大户邱守先在介绍高标准农田的种植情况。 王宇 摄

种粮大户邱守先在介绍高标准农田的种植情况。 王宇 摄

中新网河南新闻6月23日电 (王宇)“今天,我一定要让大家看看我种地用的宝贝。”6月22日下午,在河南省商水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54岁的种粮大户邱守先当着记者的面从兜里掏出了一部手机。

邱守先介绍说,自己通过手机下载了浇水APP,只要手指轻轻一点,自动喷灌设备就能工作,想浇哪里就浇哪里、想浇多久就浇多久。

高标准农田内现代化的喷灌设备。 王宇 摄

高标准农田内现代化的喷灌设备。 王宇 摄

在邱守先的操作展示下,示范区内喷灌设备的布局清清楚楚,轻点屏幕,喷灌阀门开关自如。“过去雇人工浇地,一个人一天最多能浇10亩地,现在我足不出户就可以将承包的2100亩土地,一两天全部浇灌一遍。”

像邱守先这样的种粮大户,商水县还有许多。今年30岁的刘记森大学毕业后跟随父亲刘天华在种植专业合作社里任职。五年来,他尝试采用“村委+农户+合作社服务”的模式,整村托管了11个行政村2万多亩土地。

在农广校教学实训基地,刘记森告诉记者,自己算是名副其实的农二代,也是第一批高标准农田的受益者。“以前提起农民,大家脑子里只想到种地,都觉得是落后的代名词。但现在,种地也用上了高科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不断赋予我们农民力量,传统农民正在逐步被新型职业农民所取代。”

商水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祁勇在基层工作了近30年,对当地农业发展状况十分了解。

高标准农田内的气象监测设备。 王宇 摄

高标准农田内的气象监测设备。 王宇 摄

“以前种地都是靠天吃饭,算是‘望天田’,现在示范区内建有物联网控制中心、田间气象站、土壤墒情监测站、病虫害防治监测站,各种高科技高效融合,足不出户,就能监测庄稼的生长情况。‘望天田’变成了‘高产田’,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了。”

去年秋天,受夏秋洪灾影响,河南多地小麦播期延迟,比常年延后15天左右,个别蓄滞洪区和低洼农田甚至推迟了30天以上,作为全国超级产粮大县的商水县也不例外。

“去年小麦晚播了十几天,要看当时那个播期,今年的收成肯定要大受影响。”邱守先说,但现在看来,晚播小麦不仅没减产,反而逆势上扬实现了高产,这都是多亏了智慧种田。

商水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祁勇在高标准农田示范管理中心演示相关监测系统。 王宇 摄

商水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祁勇在高标准农田示范管理中心演示相关监测系统。 王宇 摄

据了解,商水县作为全国产粮大县,人口近130万、耕地约140万亩,粮食总产多年稳定在22亿斤左右。2020年,商水县自筹1.5亿多元,按照“五化”(建设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应用智能化、经营规模化、管护规范化)标准,开始在5万亩连片农田里规划蓝图。

记者看到,商水县经过高标准改造的农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整个示范区土地平整,耕地连片集中,各种监测设备矗立在田间地头。

“乡村要振兴,农业现代化是必由之路。现代农业科技和大数据在农田里交融,粮食生产更有‘科技范儿’,农民种地更轻松,这也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祁勇说。(完)

责编:systt
热点新闻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律师团队 地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