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委书记周华锋介绍该县在推进生态美、产业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方面的做法。 阚力 摄 中新网河南新闻4月15日电 (阚力)“绿色是西峡的最大优势、最大财富。”河南西峡县委书记周华锋在河南省政府新闻办15日举行的“河南‘十四五’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县实现了“全境干净、全县文明、全域美丽”的目标。 位于豫西南的西峡县,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面积第一大县、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区,亦是“恐龙之乡”。 周华锋在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西峡县按照“宜居、安居、美居”的工作思路,以开展“六清”、“六乱”治理为重点,镇、村、组、户四级联动,高标准、高质量、全域化推动,使西峡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他称,西峡县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受到国务院激励,先后获得“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河南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先进县”等荣誉。 同时,作为“河南省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县”和“河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西峡县一直坚持“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绿色发展理念,把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产业发展优势,探索形成“绿色+特色+出色”产业发展模式。 周华锋表示,西峡猕猴桃、香菇、山茱萸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目前,以香菇、猕猴桃、山茱萸为代表的“菌果药”三大特色产业,年综合产值超过260亿元,贡献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80%。 近年来,围绕上述产业发展模式,西峡县重点做了四项工作。 一是重扶持。每年整合项目资金超亿元用于产业基地基础配套,县乡财政每年还拿出超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对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涉农规上企业、集中连片新基地等进行奖补。西峡香菇连续8年领跑河南农产品出口,为全国香菇出口第一县;猕猴桃产量和面积位居全国县级前列,山茱萸年产量4000吨以上,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位居全国第一。 二是育品牌。依托省农科院西峡分院、北京农林科学院西峡食用菌科研中心、郑州果树所等科研平台,培优品种、提高品质、做强品牌,叫响“西峡香菇甲天下”的美誉,提升“西峡香菇、西峡猕猴桃、西峡山茱萸”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 三是强带动。聚力提升价值链和完善供应链,培育仲景宛药、仲景食品等一批标杆性、引领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9家,以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持续打造全国最大的香菇出口基地、全国领先的猕猴桃生产基地和全国知名的中药材生产基地。 四是抓融合。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产业基地建成企业“第一车间”,培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140家,建立完善的农村商业体系,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 周华锋在发布会最后表示,下一步,西峡将在特色产业培育、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改革等工作上多想实招,多下实劲,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推动西峡“三农”工作“走前列、更出彩”。(完) |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可观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澎湃的消费活力: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详细]
韩美两国防长商定,将共同检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落实情况,以保障美国切实履行对韩协防承诺......[详细]